香港文字學(一)—識正寫簡

28/7/2009

早前,台灣總統馬英九在台北會見北美代表時建議可採「識正寫簡」方式,希望兩岸未來在這方面能達成協定。「正」是正體字,即是繁體字,現今台灣和香港通用。「簡」是簡體字,現今大陸通用。馬的建議,是說兩岸人民認識正體字,但要書寫的話可用簡體,印刷體則儘量用正體。這是對兩岸文字統合過程的一個初步建議。

文字是國家之本,在使用上分流有碍統一和溝通,這是一個很顯著的現象。用某種方式來掃除障礙,對一體化不是有方便,實際上是有需要的。

當然這牽涉一個主次的問題。先不去爭拗權力的正統論,若以土地面積及人口數目來說,大陸民眾使用文字的情況應佔一個主體的位置。識正寫簡,對大陸民眾來說,是在原有用簡體字的基礎上,在教育的過程中再學習認識繁體字。對台灣和香港民眾來說,是在原有已「認識」繁體字的基礎上,學習書寫簡體字。如果說「認識」和「使用」還有一個程度上的區別,則在這個識正寫簡的建議中,「付出」較多的是台灣、香港,而非大陸了。

從文字發展的過程探討,中國文字發展的歷史就是文字簡化的歷史。由金文、大篆而小篆,再而發展到隸書、楷書和行草,每一個轉變,其實就是一個簡化的過程。台灣和香港所使用的形體固定的漢字,其實就是楷化了的漢字,少說也有過千年歷史了。簡化字是在這個基礎上再走一步。在中共取得政權後,由五十年代起進行文字簡化的研究。一九五六年大陸第一批簡體字出爐,一九六四年國務院公告《簡化字總表》,收錄共二千二百三十六個字,就是現今通行的簡體字。

用簡體字是有其優點的。大陸百分之八十人口生活在農村,半數以上人口是文盲或半文盲,用簡體字對掃盲有一定幫助,自然有助國內人民文化水平的提升。

用繁體字也有其優點的。中國文化淵遠流長,二千年的文化史,其實由篆書隸書時代開始,字的形體基上被固定了。追索起來,秦漢時代已用繁體字了,儘管可用的字數目不及現在的多。用繁體字在文化的承傳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國書法作品(除卻行草,但行草並非簡體字)用的都是繁體字。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政治統合還未全面化之前,在文化上先作統合,不能不說具有先導的意義。

許多大陸語言學家,其實都積極主張識繁寫簡。如國家語委主任、教育部長趙沁平在二零零九年一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上認為不學繁體字會影響文化傳承,要求伴隨人民群眾使用通用語言文字的權利,對方言和繁體字的學習和使用不做干預。

不干預其實也未必切合新時代的需要,進而應考慮如何去推行了。過去由於繁體字筆劃繁多,書寫困難,但隨著電腦科技的普及,中文輸入法的普遍使用,一定程度已減低了「書寫」的困難程度。日常生活中,香港人在「識繁」的基礎上,不少私下已「寫簡」了。香港的公開考試不禁止簡體字,就是認識了這個趨勢。至於國內群眾,只要明白到繁體字有其形體的優美的特點,而且形音義兼具的文字特性,世所罕有,在「繁體字申遺」的訴求下,「認識」國本不是負累,可能已成為一種權益。如果不把繁簡字的融通看成政權誰吞併誰的問題,如何認真地去探討怎樣「識」和怎樣「寫」,才可有現實的意義。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