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叻人哪裡去?

28/9/2019

前教育局長李國章對於香港的學生有這樣的意見:「講句不好聽的,不是最叻的去讀教育,最叻的學生是讀醫、讀律師,讀其他科目。」

這種看法,一定程度上當然反映了香港教育的大體狀況,但論點似乎還可有深入觀察之處。其一,用學生選讀大學的學科來界定是否「叻」,應該還有一定的局限。一個完成中學課程的學生,考完DSE,還不過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小伙子。他們「叻」,在於比較早熟,在DSE考獲好成績,能選讀大眾心儀的熱門學科。過往中學會考「狀元」的志向,十居其九都想讀醫、做醫生,就很能說明問題。但人生苦長,用十七八歲來定一生,似乎還是太早,因而其「叻」也有一定的局限。

其二,讀書、就業也講能力偏向和興趣。讀醫要讀理科出身,法律雖沒有文理的嚴格規限,但未必就是喜歡深層思維的純文科學生所擅長。所以大學學科都各司其職,各有能人,因而醫科生就未必能寫一手好文章,雄辯滔滔的法律學生也未必有深厚文化修養,更遑論能在體藝方面一展所長。

所以問題說白了,還是一個何種職業具有足夠的名利吸引力問題。在香港,由於政策傾斜、低稅率、地產市道蓬勃諸種現象,造就醫生、律師能賺錢、社會地位高,功利心較重者趨之若鶩,漸漸就成了人才優劣的評價準則——但始終還是一個很不全面的評價準則。

當然李醫生所舞之劍,主要還是志在「通識」。因為發表意見的目的就在於討論通識科:「我覺得通識不是錯,不過問題是執行方面出了問題」、「通識科執行上出問題,最優秀的學生都不是讀教育」。推理的邏輯是:「不優秀」的學生讀教育、做教師,「連累」了通識科「執行方面出了問題」。出了什麼問題?大體還是教師不應灌輸個人價值觀之類沒有什麼研究基礎的說法,但我卻為通識科以外的其他老師被一竹篙打下去有些不值了。

我也認識過很多很「叻」的老師,他們都有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一種為教育專業付出很厚重的真誠,希望教育出一批對社會有貢獻的學生。教育界中不是沒有敗類,但這個行業要求你定期接觸不同的教材,走進課室講一個80分鐘的連堂課節,沒有充份的準備是很難應付的。當然備課需要,也要翻看不同的材料,因而教學相長成了這個行業具有的特色。人一生的成就,或者簡單地說怎樣在不同職業上做出貢獻,都應不是十七八歲大學聯招時怎樣選修學科所能概括得到了。

最近從朋友的朋友聽到一個事例:一位年輕醫生因為替女兒報讀直資小學,被校方要求作為家長的他繳交一個簡單的讀書報告,作為報名的參考。這位醫生很為難,因為自大學畢業都沒有讀過什麼書,怎樣寫一個像樣的讀書報告呢?這種困擾,做教書的應該不會遇到吧?

李醫生在同一說話場合也提出過:「首先應改善老師質素」、「那我們如何吸引最精的同學去讀教育做老師?」這類問題,很多人(包括我)都想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