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2006
繼成為首個以學生名義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後,陳易希再創紀錄,成為首個以未中學畢業學生身份被香港科技大學取錄。
對於有這麼樣際遇的一個精英學生,不少人大概會即時代入:一定是名校生吧!但陳同學就讀的學校既不是喇沙、華仁,也非King’s、Queen’s,而是偏處「窮區」屯門的譚李麗芬紀念中學。
有天份的人,是會有出頭天的,正如學術成績的攫取,也非必定儘為名校包攬。早前被喻為中學界「奧林匹克」的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賽,得獎學校便包括天水圍一間只有五年歷史的中文中學。
學習過程漫漫長路
這使我想起早前來港演講的前諾貝爾獎得獎人丁肇中,在報章訪問中說到自己的學習經歷:他是在「父母從不過問成績,更不要求考第一名」的自由空間下長大。「我不是最好的學生,班內排名大概從後面數上去較好。」
我又想起也是諾貝爾獎得獎人的崔琦教授。他在年初訪港時指出「香港學生太重視『 揾錢』的觀念,忽略了人追求知識的基本需要」、「香港學生個個都只會學乖,不敢提出新思維」、「人生價值不在於別人如何看你,而在於如何去自我評價」。事實上,崔教授在培正中學就讀時的成績也是很平庸的。
一連串的聯想,似乎可以交織一個景象:任何人都有一個自身的學習歷程。能力超卓的,客觀環境相對差劣,並不會給你帶來甚麼局限。至於才質平庸的,完成教育也只是一個生活過程,只要不好高騖遠,踏實求知,也能分享學習的樂趣。陳易希也許還未能下判斷,但丁肇中和崔琦在母語學習的環境下成長,似乎沒有對他們後來成為尖端科學家的個人成就和發展產生障礙。這批學術上的殿堂人物,走過的步履,創造的成果,光耀母校門楣而非靠學校名氣抬高自己,大概是必然的事了。
香港教育崇尚功利
當然,以上的事例,即使還有點點談論的價值,但放在功利的香港,應該是蒼白無力的。我們有的大多是望子成龍心切的家長—一批不怎麼明瞭教育原理卻又被決策當局過份抬舉的教界「持份者」。有多少人教育子女的目標不就是希望飛黃騰達、「揾大錢」?每年會考放榜,人家名校不是10A「成籮」、成就卓越?證明報校選網,長期部署,萬金不吝,以至拍門叩見,誠惶誠恐,到頭來都物有所值。「追求知識」、「提出新思維」、「自我評價」有啥用?丁肇中、崔琦,殿堂級的,遙不可及。陳易希嘛,算甚麼,只是個別例子而已。唸完英中,直升大學,出人頭地,也許「錢途」更「易」「希」冀了。
舞文弄墨的人,遠離現實,活在理想烏托邦中,最終雖不至於如魯迅的詩所說的「弄文罹文網」,卻也還得承認只能「抗世違世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