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得「揀」會怎樣「揀」?

19/11/2009 

教育局收到中學對於下學年度教學語言安排的建議,將資料放到《中學概覽》「全校語言政策」一項之下,被各方「勁彈」。

教育局的做法是:只容許學校列出甚麼科目用英語,不准說明英文班數目。理由是:微調方案實施後,學校將無中中及英中之分。《中學概覽》只籠統地寫哪一科用哪種語言,是提防學校被標籤為英文學校或中文學校。反對意見自然窮追猛打,指《中學概覽》所發布資料粗疏、空洞、混亂,無從分辨學校英語授課數目和比例;家長得不到重要資訊,選校時要「估估吓」。有的更恫嚇派位後如學校實際情況與家長理解有出入,學生會出現「逃亡潮」。

在汹湧的群眾意見下,我卻支持教育局的做法,縱使教學語言微調方案並非甚麼好方案。

家長選校,唯一重視的是學校是不是英中,如果不是,就要知道有多少班用英文施教,這固然是不能一下子轉變的趨勢,但卻不應是錯判教育現實的借口。

目標當然是要送子女(按能力、或不按能力)入讀英語成份最多的學校。這種看似「合理期望」其實並不多「合理」,因為當中沒有認真考慮學童接受英語的能力。按照舊派位模式,能接受英語施教的學生派到英中,不能接受英語施教的學生派到中中。中中之中,按微調方案,如果一班中有85%學童能接受英語施教的可開英文班,這是希望使原本應該讀英中但卻讀了中中的合資格的「漏網之魚」,還原他們本來的「權利」,只此而已。家長選校,難道會不知道哪間中中的教學成績比較卓著?如果覺得自己的子女能力不差,而又能入讀成績較佳的中中,在現實趨勢下,學校自然不會放過個別班別轉用英文施教的機會,哪學生最後能讀英文班,也是可以預期的事。

但將中中開英文班的數目,就像某些輿論要求一樣盡情公開,那只有做成新一輪無謂的爭逐,最受害的是爭逐英文班標籤的學生——他們選校時看高一線,能力卻有不逮,平白失卻就讀合乎自己水平學校的機會。

至於「逃亡潮」,能「逃」得的,恭喜你,不用人教你也會「逃」,根本就不關於《中學概覽》有多少資訊的問題。

「揀」學校只「揀」英文成份比重,原本就不是一個健康現象。家長自命子女「不凡」,擠不進英中也硬要擠進有英文班的中中,如果最終成為英文班中不應用英文施教的25%其中一員,只有為子女帶來不必要的學習負累。

說到底,教學語言某程度的模糊也是好的,因為這社會就有太多模糊的家長,他們對子女經歷的是甚麼學習過程,得到的是甚麼學習效能,一向以來還不是習慣「估估吓」?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