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與受的縫隙

24/6/2008

先後兩年參加了為新高中中國語文科舉辦的培訓課程,一次是「課程詮釋」,一次是「學習評估」,是任教新課程前須參與的必修課。兩個課程維時共30小時,涉獵所及,不能說無所得著,但所引發的思考尤為深刻。

應該說,課程發展署由設計到推動教師熟習新課程是下了很大努力的。課程的設計經過深思,提出的理念也能充份切合語文教學的目標,在語文學習如何涵蓋閱讀、寫作、聆聽、說話、文學、中華文化、品德情意、思維、語文自學九大範疇的知識等方面,都有詳細解釋和規劃。作為為新課程實施確立基調,文獻性的意義不容抹煞。

陳義過高

但問題是若陳義過高,配合實際情況,能否有效施行,兼得到預期果效,則又需費些估量了。

中文新課程採用單元學習設計,據說是國內現行的語文學習模式。但移植香港,具體情況卻有些不同。國內語文教師課節與面對學生人數皆少於香港教師,工作量較少,有餘暇從事教研工作,教材的編撰可以學生能力為本,課業的批改也較輕省,能考量個別差異。單元教學設計很倚重學童學習的自主性。單元牽涉閱讀教材愈多,學生觸類所及,語文能力增進可期。但香港卻被編制所限,教師平均每週節數超過30,學生人數即使酌量每班減少2人,還有36人之數。香港教師工作量之大,世所難匹,如果再要求自編教材,無疑百上加斤。學校競爭激烈,學生平日課業繁重,要他們花心思於短期效益不顯著的廣泛閱讀中,也確有些不恤民情。這是說明了,課程設計者盡心盡力,但和受者境況若有扞格,導致效益不彰,便有些可惜了。

前線困惑

相近似情況也出現在校本評核和教學語言的採用上。近年考試及評核局要求公開試要計算部份校內成績,以免考生「一試定生死」。據說這種計算方式參考外國經驗,以澳洲為例,有些科目校本評核比重甚至多至百分之五十。這種良好意願,未必適用於香港。學校數目眾多、教師評量尺度標準不一的教育制度中,為求比較公正,校本分數最終要按公開試調校。學生亦深知箇中秘妙,日常課業與課外閱讀未必盡力,但評核工作細水長流,幾年之間逐項追蹤,教師付出心力與所得效益未必能成正比。

至於教學語言政策的制訂者,自然處處以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效益為思考的出發點,但實際在課堂上學習的語言障隔,使學生接收知識受到窒礙,跟不上程度的更會產生消極的抗拒心態。

課程的設計、制度的運作,以至理念的推行,無疑都要有實戰經驗,還要配合實際環境,掌握事情發展的脈絡,適當時間需要作出調校。但香港不少教育與考評決策的制訂者,實際上都遠離前線工作一段時日,掌握事實的焦點未必絶對清晰。良苦用心不能說沒有,但對受者的困惑未必能充份體會。最近公開試中文試題涉及潮語,擬卷者或許自以為緊貼潮流,不知抗拒最大的反為是考生本人,可為一例。施與受者的縫隙,是需要填塞的。最希望縫隙不致變成鴻溝。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