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會報告對專上教育發展對症下藥

28/12/2010

如果覺得香港的專上教育還存有或多或少的問題,便要認真參考「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展望香港高等教育體系》的諮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問題在哪裡呢?關鍵的綱領是教育的總投資較少。「報告」羅列世界較先進地區的教育開支佔生產總值比例,分「政府撥款」和「私人資金」兩個項目,美國是最高的3.1%(分別是1.0%和2.1%)。香港的「政府撥款」是0.88%,「私人資金」不詳(大概有也佔極少極少比例),整體數字可說落後極遠。

長期以來,香港的大學學額少,由是而引發出來的是升學途徑偏狹。每年中學會考放榜,學生要為預科「撲位」。但即使成功進入預科,並考獲大學入學合格資歷,但卻苦無大學學位,平白浪費不少人才,不要說經濟蓬勃地區為下一代提供足夠學業發展機會是一基本責任。

為紓緩升學壓力,政府在十年前設立副學士學位,每年收生學額由最初的2,000至5,000人,急速增長人數至現時逾2.5萬人。這個趨勢顯示:一個知識型的社會,對教育的需求日漸增加。但事實上,香港能提供給副學士啣接的大學學位極為珍罕,已不用談甚麼學分轉移制度。副學士被視為教育大白象,但可供評論的癥結不在其質素,而在乎供求關係。最近某報章統計副學士畢業生的失業率為5.5%,較初中生的4.9%還要高。有某「中小企僱主聯會」主席指印象中公開試成績差的學生才讀副學士,如公司有職位空缺,寧聘用預科學生也不聘用副學士。這種意見代表相當多人的意見,也不能看成一種偏見。

但只要明白副學士啣接大學學位也是有要求的,一般需要GPA達2.7或2.8(按不同學院要求)以上,便不應對全部副學士有學業上全未達標的誤判。如果大學學位數目充裕,升大學的樽頸被擴大,不少副學士學生根本就有能力升讀大學。這類被摒諸香港的大學門外的學生,很多被外國大學取錄(通常免修首一至二年課程),或能就讀外國在香港辦的啣接學位,可為明證。

政府在教育投資裹足不前,現在大學入學比率只維持在整體學生的約18%,和先進國家有很大的差距。中學教育要求小班教學,政府也多番推搪,很難期望短期內對大學教育撥款有大幅增額。「報告」也明白香港教育現實,所以在擴展大學教育的議題上把焦點集中在私營大學的拓展上。

「報告」在自資院校議題上有幾項建議:一、成立統一機構監察私立大學和社區學院;二、為自資院校設立學分轉移制度;三、定期檢討是否容許私大角逐「教資會」研究撥款;四、八大院校的社區學院三年內完全脫離所屬院校。

幾項建議的主要精神是逐步把現時附屬於大學的社區學院獨立運作,透過監察提高質素。對於私立大學,不單只像現時政府的取向:鼓勵推行,「報告」甚至建議檢討是否容許私大角逐「教資會」研究撥款。用注入某類政府資助來提高質素,這個動機是明確的,事實也會相當有效。沒有政府資助,很難期望在學術研究上毫無根基的私立大學有長足發展的條件,也很難期望其能在香港的專上教育體系上有承擔某一任務的可能。政府提供支援,私大學位數目可以拓展,才能如「報告」所建議「為自資院校設立學分轉移制度」。只有擴充大學學額,才能削平(或擴闊)升學樽頸,提升整體社會學術質素。

全力發展私營大學,也能令社會更多元化。以美國為例,私人資金投放在大學上的比例最高,造就頂級大學多為私立大學的現象。私人資金參與及投資大學營運,這方面香港需要急起直追。沒有政府在意識上、行政上和財政上的羈絆,更有利於多方面人才的培育,有利於學術的自由發展及提供貢獻,也令大學成為社會良知的願景更易於實現。

很長時間以來的事了,香港浪費不少本地人才,也未能提供市民足夠學業資歷發展的基本權利。大學學位珍罕,形成中小學教育有極大的壓力。學校催谷學業成績,期望做出一張有說服力的大學入學比率清單,學生無疑在多元化的人生發展中有所犧牲。不少心智發展較遲熟學生,過早被淘汰出主流教育體系之外,不只不公平,也不合符社會資源發展的效益。「報告」在自資學位及社區學院的發展上提出很清晰的觀念和建議,能否被珍惜和付諸實行,就看政府對未來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上有多少透視力和承擔精神了。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