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令人人得益——「起跑線」的迷思

17/3/2015

「教育要令人人得益」,這句話應是沒有多少人會反對的。但現實的境況,這句話是否能夠實踐,卻又是不無疑問的事。

近年談香港教育,很盛行「起跑線」這個詞匯。教育當然是要講「起跑線」的,如果不是,就不會以人類體格發展、思考素質為本而訂立學制:甚麼時候入學,那個歲數完成小、中、大學課程諸如此類。但香港人、特別是香港家長的「起跑線」,卻不和科學研究一般經得起事實考驗,因為對「起跑線」的理解,多了一種主觀因素,而思考的中心是如何「不輸在起跑線上」。

怎樣才能「不輸在起跑線上」?當然是做一般人不做,或一般人不能做的事情吧。比如有家長認定國際學校比本地學校高一等次,尤其子女自小學習流利英語,而且結識的都是非富則貴的同學和家長,對子女發展有利。這是以學校類別為界定的「起跑線」。

也有自小追慕名校,由學前教育班開始,搞好和學校管理層關係,即使「無氈無扇」,排隊拿入學表格也比旁人勇悍,為求學位的準備工夫也比別人細緻,總之要子女在名校直升,直至進入大學為止。

當然十多年的基礎教育,要花盡心思,學這學哪,對「學習」正規課程也絕不鬆懈,務求永遠站在學業成績的前列,確保升學順遂。

學校當局當然要配合家長訴求。為了令學生在公開試的競爭力得到保障,一貫以來都採取學業的高壓政策,教和學的流程一絲不苟,師生絲毫鬆懈不得。正規課堂不足,就以補課補足。當然教師自訂或學校催迫的加料學習是少不了的。

有的學校為標榜學術,會以教學先導作招徠,例如明言中一會學部份中二課程,中二會學部份中三課程之類。當然英語教學更是少了的「吸客」條件,所以英中招牌絕不能有失。英中能以英語學習的學生界線雖定為85%,但加強英語培訓是必須的指定動作。

家長不是教育學者,也不計較那麼多了,總之不理學童成長需求,一切按己意指揮。幼童手部肌肉未發育,也要求執筆寫字;自小要求學童背誦英語文法,或艱深而罕用的中英詞匯,不用說教學材料不少要活剝生吞。

種種措施與作為,無他,都為「不輸在起跑線上」而已。理論上,做了這麼多,都為子女或學生的學業前途著想。國際學校畢業,能順利升讀外國大學;本地學校畢業,能入讀本地大學,尤以前列的幾間為佳。

但晦澀的事實是,國際學校以至外國大學,你得負擔一份不太輕省的教育費。本地大學學額也長期停留在入學率18%之上,即是說DSE成績即使達標,甚至遠遠超越,也未必能得到學位。

即使你多麼幸運,有一副天資聰穎的腦袋,配合著家長的精嚴部署,最終能大學畢業,學有所成,但這又代表甚麼?現代社會人浮於事,職位的提供遠遠追不上需求,高學歷持有者無法進入職場,例子比比皆是。最近政府聘請只需中四學歷的文書助理,2012年公開招聘時,22.2%獲聘者有大學以上學歷,較2010年多出1.6倍;入職要求是中學程度的助理文書主任,更有多達50%獲聘者具有大學或以上學歷。成功獲聘者不要計較是否學有所用了,其實都是幸運兒,因為可以撿得一個「鐵飯碗」,他們的境遇肯定比自少花費鉅大兼且留學外國的國際學校學生佳,因這類學生沒有中文讀寫能力,連應聘的基本條件也缺乏。

如果以教學成效這個目標來衡量,整體教育體制所付出的勞力和收益是否成正比,或者家長長期以來「不輸在起跑線上」的設計,以及教育是否真能令人人得益之類的問題,便不能隨便掉以輕心了。

把一條「起跑線」定得很正確,自我感覺良好,到頭來得到的和想望的有差距,失望的程度會愈大。最可惜的是「起跑線」由一眾學校管理者、教師、家長去訂定,而學生認知程度有限,深在熱鍋中也覺得理應如此,社會的犧牲會是很大的。

不少學校為求學科高增值,加強教學的催谷,也不理學生個別差異,總之一概律之以嚴。比如一個補課課堂,學生要用課後額外時間補課,其中有不少學習資質較劣者,會充當陪跑者角色。這些學生,即使怎樣「補」也進益不大。如果讓他們把時間利用來做些自己有興趣的事,獲益肯定較多。但學校又怎會為你作甚麼精細的計算呢?學童活潑的時光,就這樣犧牲在呆板的測考操練中。

真正要做到教育令人人得益,最重要是量力而為,而且要為不同資質學生作分類。你有能力讀大學,向這個方向進展不為過,但沒有這能力,就只能接受讀初級學位、副學位或專業文憑之類的職業培訓,得到的結果未必差過大學畢業。最近某些IVE專業文憑畢業生就職超乎理想,相反我認識很多大學畢業從事教師工作的年輕人,幾年合約(或代課)教師生涯過去,在職期間飽受無理壓榨,每完成一學年就像人球般被踢走,工作前景一片暗淡。人家「三十而立」,他們卻「三十而灰」,想當年「起跑線」甚麼的,到頭來只是一個諷刺。

還是美國紐約前市長彭博在一年多前的談話說得坦白,較能面對現實。他呼籲年輕人與其每年花幾萬學費上大學,畢業隨時失業,還負上一屁股債,倒不如從事藍領工作如通渠此類難電子化、長做長有的工作,保證過上穩定有工開的生活。

教育工作者、家長都要明白現實,不對學生、子女過度施壓,給予自由發展空間,到頭來所得或會更多。否則「起跑線」愈定愈前,到了終點原來所得和想像不同,到時後悔莫及。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如何才能使「教育令人人得益」——這個「人人」,倒不能只包括受薪的教育工作者,而不包括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