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誰主浮沉?

24/10/2006

《施政報告》教育政策引發了新一輪爭議。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早前指有八成私立幼稚園不達標,甚至聘請「姨媽姑姐」做教師,說明政府資源不是讓人發達,學校不可「又要牟利,又要資助」。

這些「惹火」言論,自然是傳媒追訪的話題。螢光幕前李局長神色凝重解釋,言論並不是抹黑或不抹黑的問題。政府曾到幾百間幼稚園視學,所得結論是專家意見。家長喜歡幼稚園催谷學生,三、四歲就要默書念書,做法有違教育原則。

筆者並不熟悉幼稚園教育,無意涉足這個爭論的泥淖。只是有關家長的說法頗具啟發性,投射到香港整個教育運作中也許同樣適合。

三角利益,每有衝突

教育統籌局是決策當局,校方(校長、教師等)是政策的執行者,家長和學生則是政策的受眾。不少教育政策引起爭議,就是未能理順決策者、執行者和受眾的關係,亦即是未能符合多方的要求和利益。

幼稚園的爭端,明顯是決策者認為執行者未能遵守教育專業原則(如要求學生念書),而執行者卻又可以拉攏政策受眾的要求(如家長樂意學童接受催谷)以作抗辯。當然,決策者、執行者和受眾的三角關係,有時可以衍化成五角關係,因為校長和教師、家長和學生在不同事項上也可以引發矛盾的。

教育議題往往成為社會一項重要議題,肇因是其必然牽涉社會中的廣大群眾,相互之間的拉攏、角力,或其間力量的消長,成為了討論的焦點。

回頭看看近年多項重要教育政策爭議,三角(或五角)互動關係不能忽視。比如說政府推行母語教學政策受到很大阻力,政策本身(如分別能力採用不同教學語言、上下車機制)容或能經專業意見檢定,但只要校方指家長多傾向讓子女接受英語教學,要改變畸化的教學語言困局便相當吃力。

佳績源於奴役

當然家長也非必然站在政策執行者一方的。如英語教師要通過基準考試,被視為教師增加工作壓力的一項政策,決策當局便能重申家長要求教師達標而強化了政策的必然性。

現在一般學校存在著不同定位的劇烈競爭。經過不同學校,每能看到七彩繽紛、美侖美奐的各式banner,banner背後隱藏了不少學校學業或活動的佳績,佳績背後又隱藏了不少催谷以至奴役學生,也是有些違反教育原則的措施。學校引以為榮,家長不以為忤,政策局是束手無策、眼開眼閉,還是樂觀其成,我不知道,但只覺得教育的劣質化,日甚一日,學童身心受折磨摧殘,無日無之。教師心力交疲,已到了瀕臨無法忍受的地步。真想知道,教育實踐,有多少是符合教育原則,是不會變質、廣收效益的;也不會表面說為了學童,骨子裏卻是成年人謀取利益的媒介。

然而放眼看去,教育事業,在功利的香港社會中,能完全理順社會的三角(以至五角)關係,回復到教育專業的範疇中,而不被個別不怎麼理解教育的家長頤指氣使,前景畢竟是頗為黯淡的。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