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2006
任何教育改革,最關鍵的牽涉人物是教師。和教師的關係是否和睦,更實在說教師是否支持教改,坦誠相信教改沒有為難教師的隱藏目的,是教改能否成功的關鍵。
不幸的是,教改推展八年以來,相互的信任是絶對談不上了。這出現在三個層面上:對教師的專業地位是否確認、是否竭力保障教師就業和對教師是否有無理的要求。
沒有確認專業地位
政策當局沒有確認教師的專業地位,最顯著的例子是要求英語及普通話教師通過語文基準測試。不是說凡任教英語及普通話的教師就是相關語文專業教師,而是說若有這麼一批能力未符要求的教師存在,為何他們得以入職?不少人認同專科專教是一個教職的基本要求,但學校在市場有足夠合資格者供應下,卻偏偏聘請了一些不合資格的人,原因不難理解,因為校長有絶對的聘任權。教育行政當局也不過問教員的主修科目是否能和教職內容相配合,到了社會認定某些教師所教出來的學生退步了的時候,便意圖以某種形式的考核來翻老師舊賬,不過關便裁撤,這種行政邏輯能說沒有問題嗎?
或許,行政當局認為「炒」一個教師並不是高難度動作。記得在2003年當出生率下降,中小學額過剩問題開始響起警號的時候,政策當局不知是不是要求學校提供些可裁撤的教師名單吧,當時有校長覺得為難,便向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披露,手法被「教協」形容為相當「粗暴」。事情後來不了了之,然而學校的評鑑制度卻是運行的。評鑑的目標,最後當然是可能的教師的裁撤了。教師反對職業沒有保障,先後組織了反基準試、反縮班殺校等幾次大規模的遊行示威。在這種針鋒相對的處境下,工作關係—不要說合作關係—怎能和睦而無介蒂?
工作量無理增加
自教改開展以來,教師工作量逐年增加。早前教師工作量調查委員會中期報告不諱言,行政工作是教師壓力的主要來源。其實不止行政工作,不少新工作借教改之名而增。三三學制、課程改革同時進行,帶來多樣化的研討會、工作坊;學校競逐風氣日熾,平日課後或假期補課已等同尋常。不少學校剝削教師長假,帶活動、搞宣傳,有甚者暑假僅餘兩三週之數。教統局未必會關心民間疾苦,因為伴隨要求教師資源增值,推出三年內要完成150小時進修計劃。直至有教師不勝負荷自殺,引來教界群情洶湧,原本含糊的150小時進修「驗明正身」,原來是若有還無的「軟指標」。「軟指標」啊,多麼富想像力的名詞!一項政策要求,可以這麼「隨遇而安」,直教人大開眼界。
教育統籌局的一些官員,據云和最大的教師團體「教協」是「冇偈傾」的。與教師關係不和睦,教改「受阻」,不是其源有自嗎?了解教改「受阻」的真正原因,不諉過於出生率或削資,庶幾能對化解僵局起些實質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