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中文有甚麼保證?

12/4/2005

四月,是出版社主力推銷教科書的月份,特別是迎來的新學年是課程有所改革的學年。最近,推介中文科教科書研討會鋪天蓋地而來,原因?九月是中四轉用新單元教學的開端。

如果說「單元教學」是中文科課程的一個重要改革,也是關乎未來學生學習成效能否彰顯的一個根基,我們便沒有不深入研究和剖析的理據。

三年前,課程引進中一,現在已面臨升上中四的階段了。何謂「單元教學」?簡言之就是打破傳統中文科的範文教導的方式,而以不同單元取代。單元有一中心主題,環繞這個主題提供有相關性的研讀教材。教材分講讀文章、導讀文章及自讀文章三類,課堂講論的詳略依次遞轉。此外,在適當的單元還嵌入具相關性的寫作、聆聽等教材,作深入研討,俾學生能在同一單元中能有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為了加強閱讀,教材還提供了相當數量的自讀篇章,讓學生自行參閱。

單元教學示例

說了一大堆,明白箇中運作嗎?不妨舉個實例。中三的一個單元,主題是「語文轉譯—精確有力」,講讀文章是《列子》的《愚公移山》,導讀文章是《世說新語》的《周處除三害》。在同一單元中選錄兩篇自讀文章:《韓非》的《鄭人買履》和錢泳的《要做就做》。理論上,學生課堂學習,課餘自讀,是一系列文言小品,箇中主題清晰,故事吸引,加上文白語文轉譯的訓練,在相關單元的學習中或會有一定程度的啟發和獲益。同一單元還包括一些議論題材的聆聽練習,加上從文言素材中學習精簡文句的表達方式,由小組討論(重點在表達)而引申至如何成功製作會議紀錄(重點在紀錄),學生無疑在講、讀、寫、聽幾個層面都能紮好根柢,建設基礎。

我對這類課程的設計動機的適切性和內容的充實程度是不會質疑的,但這樣的課程的建設,是否必然導致語文學習的成功?我卻持懷疑態度的。

學習動機影響效能

其一是動機問題。傳統教學,教一課考一課,無論課文內容、寫作技巧,以至風格欣賞都必從深究課文著手,擬題沒有走出課文範圍內容之理。學生有一取得成功考核的「誘因」,對課文自會進行一定程度的深究。而語文基礎、文化知識云云,大抵都植根於這種學習方式中。不是說考試萬能,也不是反潮流提倡考試,而是現在學的沒有明確的考核過程,學生因循敷衍的學習是必有之義。以後的語文考試就是束書不觀、考天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訓有何保證?

其二還是動機問題。「單元教學」在國內行之已久,據說也有相當的成功數據。但能否移植香港,也令人懷疑。如前所述,同一單元中推薦不少教材,但相當倚賴學生自學。在香港這個目迷五色的社會,學生有多元化的物質引誘,除非有特殊興趣,或對自己的語文成長有堅定修持,在沒有明確考讀教材範圍的環境下,如何激發自學動機,是一個難解課題。

這是我的一些表面的觀察,箇中有沒有隱藏的深意是被忽略了,而致有認識上的偏差,便不得而知了。無論如何,單元教學推展到會考課程,意味學童中學階段便採用這樣的語文學習模式。真正的問題還只是一個:學童的語文能力有何保證?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