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在哪裡?

8/11/2005

龍應台的兒子交換到香港讀大學,覺得香港是個沒文化的地方,大部份學生不會用英語聊天,連一間像樣的咖啡館也沒有,不願再耽下去了。

台灣前文化部長的兒子,對文化是否有「過敏症」,很難說,但說香港沒文化,卻是頗值深思的。

人們說,這是一個經濟城市,不是政治城市,或許是吧;但卻不能乾脆說:這是一個經濟城市,不是一個文化城市。經濟與文化,從來不是相生相尅。歸根究柢,一個沒有文化教育的城市,才是一個沒有文化的城市的主要病源。

學校教育遠離文化 

不是說,我們的學校教育,還是具有相當廣泛的輪廓架構、多姿多彩的學習內容嗎?比如說,香港學習提倡兩文三語,豐富的學科內容,是外國學校難以望其項背的。但值得反省的是,輪廓架構徒具形式,文化精粹還是需要實質內容才能撐持。

我們的語文教育,給剪裁刪削到七零八落的地步。中文課程的改革,愈改愈糊塗。從前的範文,選取文化中的菁華部份,是好的語文素材,又具美感教育、靈性陶冶,現在變成「單元教學」,範文成了語文教育的瑣碎成份,只堪說「拆碎下來,不成片段」。幸虧課程發展署還力撐沒有放棄範文,而且還有九百篇。

英語教育,從來就是要造就擅長workplace English 的熟練學徒,鮮有看作窺伺西洋精神文明精粹的媒介。普通話嘛,學習的口號是「學懂普通話,共闖新天下」,目的在乎「搵食」,有誰會把它看作增強國族感情的媒介?

即將推行的三三學制,學科門類是多的,傳統科目之外,還加入不少職業導向成份,然而高中選科只能容納二三之數,為升學前程,有哪間學校或個體會把文化藝術教育放在「沒出息」的選科籃子裏?

最近,港大文學院把十個學科類別縮減為五個,美其名是節省資源,重新整合。重組方案把藝術、音樂、哲學和歷史撥入「人文學院」,學系之間界線模糊,是變相殺系,把不受「歡迎」、不夠功利的科目千方百計給拼湊、濃縮、刪削。

藝術展覽少做少錯

或者說,學制不足觀,香港的文化部門能起些禮失求諸野的功能。但康文署屬下的藝術館,最經常是把所謂藏品搬來弄去,一個專題,一展就數個月。「虛白齋」藏品是其例。最近的「藝術館藏捐贈作品選」,有沒有觀賞價值,寥寥的觀眾大可告之一二。近年澳門先後舉行過不少書畫名家回顧展,更大規模的諸如「八大石濤書畫精品展」、「董其昌誕生四百五十周年書畫特展」,展品價值連城,內容豐富不去說了,就是免費派發的「導賞手冊」(分別是112頁和85頁),印製精美,資料詳贍,中英兼備,是香港的展覽不能同日而語的。董其昌作品展開幕,記者問國內協辦博物館負責人,這樣珍貴的藝術瑰寶為何不順道來港展出,那裡不是人流更多、更廣受注目嗎?答案很簡單:「香港方面沒有要求」。

或許,經濟城市的角色就是這樣扮演了。沒有文化教育的熱情,不要再苛求有甚麼文化。年青鋼琴家李嘉齡獲得蕭邦鋼琴大賽國際獎譽,她的老師黃懿倫說「獲獎雖不能代表甚麼,但希望多些傳媒報道,讓市民知多一點音樂藝術」。說起來是不是有些悲哀而傷感了?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