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了,茶未涼 —特區教改前瞻

29/3/2005

董建華治港七年,政治議題多紛擾,教育議題也多紛擾。無疑,特區政府重視教育的投資,七份施政報告,教育開支佔一定比重,在資源調配的平衡和優質教學的提升上不能說無建樹,但教育改革卻引起多種批評。概括來說,不同人有不同的「不滿」,這些「不滿」包括了:

教育改革帶來諸多不滿

九七回歸之初,特區政府意欲一刀切強制推行母語教學,把一直以來香港所奉行的以英語教學為主體的學校制度拖垮,嚴重打擊學生的英語水平。

在二零零一年,政府有感於英語及普通話教師的語文水平未能完全達標,於是要求教師參加語文基準評核試,限期在二零零六年前達標,此舉嚴重打擊相關語文教師的士氣,為教育團隊的穩定性添煩添亂。

在二零零四年,教統局提出「校本管理法案」,改變了校董會的組成方式,校董會成立法團組織,容許教師、校友、家長代表參與校董會議。此舉嚴重衝擊一直以來「沒有不妥」、「行之有效」的學校運作模式和治校理念。

同年,教統局推出「三三四學制」構想,建議改革學制結構,把七年中學縮減為六年,大學三年改四年,合併中學會考和高級程度考試,高中課程內容也有大幅度改革。此舉引進的通識教育,設計內容含糊,教師施教能力或有不逮,原本多個選修學科減為兩至三科,削弱學生各科專業知識,為大學的銜接構成障礙。

今年,「語文常委會」提出中中、英中「上落車」機制,再次確定成為英中的三個基本要求,達標的中中可轉英中,不達標的英中要轉中中。此舉嚴重削減了傳統英中的生存空間,一條龍學校成為制度的犧牲品。沒有足夠的老師可用全英語授課,學校自決採用何種教學語言的構想也被完全摧毀了。

這些都是改革大綱目,較次要的諸如強制校長教師進修、升中派位級別五改三、中學課程的變更頻繁、縮班、殺校……,總之是多樣化的變、變、變,帶來的是無休止的不滿、不滿、不滿!

但任何問題總有兩面,教育改革也沒例外。

不滿是迴避問題還是偏見?

母語教學,天經地義。學童用自己最擅長的語文溝通學習,打破傳意桎梏,獨立思考空間擴闊。香港也許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地方還受教學語言的採用所困擾。母語教學是原則問題,不是政治化不政治化的問題。學童英語能力要重視,但應從課程和資源運用上作配合,絶無理由犧牲有效學習遷就語文培訓。學校若能保證英語的教學水平,還是可以採用英語的,否則便要「下車」,這是負責任的行為。

根據調查,香港有為數不少的語文(英語、普通話)教師還未達標。他們既非主修任教科目,也沒有通過適當評估,或許當中還有不少是因宗教或人際關係得到教職,教學效能備受關注。就這些現象,是視而不見還是試圖改善?基準試自提出開始,容許相關教師在五年內透過考試或進修達標。給你五年長的時間預備,如果不能過關,意味著你的專業水平和能力不足。果如是,是否應考慮退下來,讓學子有另一個選擇?

辦學團體以公帑營運,開放校董會議,讓公眾稍有知情權,略為改善過去「黑箱作業」的疑惑,使學校的資源運用和行政運作能向較開放、較健全的方向發展,「校本管理法案」究竟為甚麼是洪水猛獸?

中學學制改革,課程內容的適切性容或還須摸索,但立竿見影的效果就是考試壓力減少,學童學習視野擴闊,不再活在沉沉的考試壓力之下。大學多一年,既能和世界主流學制接軌,學習質素也肯定改善,有甚麼不好?

不要讓善意徒付空談

大概,任何形式的改革,其開始必會引來相當大的非議,證諸歷史,所在非鮮。主要原因是改革必定觸動不同集團或個人的既得利益,特區的教改未必不可作如是觀。有哪個辦學團體、校董會不想全權操控學校資源的調配和行政措施的頒行,而無須接受異議者和受眾的質詢?有哪間學校,一向取錄Band 1 學生,「擇天下英才而教之」,而甘心情願接受教學語言條件的評核而要冒「下車」之險?有哪位安坐教席、職位穩定的教師,樂觀別人質疑他們的教學資歷和水平,而不希冀徒擁專業教師之名而無須專業發展之實?有哪位老師,用的是陳年筆記教材,頃刻間要因任教學科的改變而須孜孜求學以求適應?可是,在這些預設框架之下,教育制度的開放普及、教育內涵和水平的提升還不是要徒付空談嗎?

董建華下台,人是走了,但司局官員全體過渡,意味著各項政策也許不會來個翻天覆地的大調轉。一個制度健全的社會確也不應因一人去留而致朝令夕改。

如果這些年來的教改,淹浸在諸多不滿之中還有一絲絲的令制度更趨開放健全的企盼,普羅大眾或會樂觀其成。自然,改革的的道路還是曲折的,但改革的前途也許是光明的。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