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後」困惑禍根早種

21/1/2010

由元旦日爭取普選大遊行引至衝擊中聯辦,至本月八日立法會前過萬人的反高鐵撥款、十五日撥款通過後群眾夜圍立法會而引發肢體衝突,凸顯「八十後」的問題頗為嚴峻。其實,現在才意會到青年問題棘手,可說後知後覺,因為早在去年七一遊行或以前,已有民調顯示青年人佔去了整體遊行人士的一個頗大數目。

衝擊中聯辦和反高鐵的「五區苦行」,被理解為青年人反社會的行為愈來愈顯得「過激」。這些事件是否已屬「過激」,不無疑問。但即使是,只要了解一個人若對前景完全失望,「更激」的行動也會做出來。

「八十後」問題其實凸顯了慣常的社會楷梯被打斷的過程。任誰都知道,香港教育發展愈來愈趨普及化,社會文化的開放,經濟的發展,更製造了為數不少的高學歷人士,可是實際環境卻沒有給這批人物相應的機會。香港經歷六七十年代的發展,不少移居自大陸的新移民胼手胝足,創造了一個經濟奇蹟。白手興家的例子所在多有。那個時候,人們對在艱難環境下創立一番事業的人沒有憎恨仇視之心,相反更是非常欽慕崇敬,和現今低下階層看「有錢佬」的心態完全不同。    

過去下層人物靠努力可以做到階級轉移,現在更多是中產階級子女變得貧寒,這是一個社會資源分配不平均所蘊構的現象。669億高鐵建築費用,不少人會想,放在整體社會規劃上,可以製造多少個職位(而非單純有利建築、零售、服務之類),可以令多少個家庭有穩定的發展機會?涉及這些質疑,已非財政司長曾俊華譏笑「八十後」只關心所住屋苑會所有甚麼設施、泳池有多大、有沒有足夠私隱度這種假設可以把問題掩飾。

一個健全的社會,發展是要多元化的。有經濟學者研究,中國人的社會到目前為止,還不能建立一種類似日本、南韓等國所具國際聲譽的高科技品牌,當中有一個社會結構的因素,但更大的原因出現在經濟發展的視野和實質的投資上。香港經濟發展的單一性尤其顯著。三二十年來香港地產發展蓬勃,製造了多個世界級富豪的地產商。但地產發展只是低技術的作業,盈利高倚賴政府的利(地產)商政策,和一個大得不能破的經濟氣泡——難怪有醫生太太律師丈夫在電台節目中慨嘆自己家庭供不起一層樓。

社會發展的單向性,和多元化的預期背道而馳。據政府統計處資料,香港整體僱員收入中位數,由1997年的9,600元升至2008年的10,500元,增加9.4%,但在10個年齡組別中,15至19歲及20至24歲這兩個年輕人組別,收入的中位數卻不升反跌。香港的年青人,在壓迫力超載的學習環境中長大,寒窗苦讀,求的是一個穩定的出路。辛苦獲得高學歷,在就業市場上發覺原來只是「白讀」,此中苦況,恐怕不是類似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所說的「治本方法是讓年輕人對前途有希望,並在學校及家庭加強德育,讓他們認識正確價值觀」這麼「行貨」,這麼隔靴搔癢兼這麼輕描淡寫了。

新近委任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人選是大家熟悉的五十八歲的林煥光,給人只有「來來去去那班人」的感覺。不是一個委任就能說明甚麼,只是看得出人脈關係佔領就業市場的綱領,等而下之的機構聘任也走不出這個窩臼。近年半公營機構濫權及浪費公帑醜聞屢生,去年副局長政治助理的委任釀成社會大爭議,更多被質疑任人唯親而非唯能,社會職位操縱在某些利益階層手中,封閉的遴選代替量才而用,恐怕「八十後」的怨氣只有愈積愈厚。「過激」,或者就是爆發的前奏,可不慎乎?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