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語言也戀殖,要還是不要?

14/10/2015

早前京官一句香港去殖化做得不足夠,香港政府立時有反應。郵政署決定將全港僅餘59個英治時期鑄造的古郵筒上的皇冠標誌遮蓋,以作響應。下一步如何?是否需要重新檢視香港所有具殖民地色彩的地名、建築物名稱,像郵政署這般重新「保育」?

有說香港主權移交,1997年7月1日,把英國旗換上中國旗,其他很多方面都無須改變,「馬照跑,舞照跳」,這是為了安撫當時不安定的人心,更為穩定外國資金。政治風向改變,去殖化不足,時不時又被提出,港府又需跟進了。但生鐵(郵筒製造物料)無辜,多了一個「皇冠嘜」,是否這樣礙眼?這畢竟是歷史一部份啊。

英文也是殖民歷史的一部份

    當然,如果說去殖化不足,影響更大、更全面透徹的,還有教學語言。可以肯定說一句,香港沒有殖民地歷史,就不會採用英文作為教學語言。英文是香港百多年殖民管治的法定語文(中文要到1974年才成為另一法定語文)。在學制上,從50年代起,英文中學受學生及家長歡迎,數量亦隨時間發展大幅增加,至80年代數目已遠遠拋離中文中學。

主權移交,香港政府也曾動手改變教學上重英輕中的現象。回歸之初,教育署推出《教學語言強力指引》,建議中學採用母語教學。由於受到學界以至社會廣泛反對,2005年發表《檢討中學教學語言報告》,提出上落車機制,取代了原先的「強力指引」。到了2008年,新政策又提出了,這次是完全模糊英中和中中的界線,由學校開班來決定是屬英還是屬中。

最近,原定在2016年要完成第一周期檢討,學校須因應機制,不能收取足夠(能用英語施教的)學生的英中需要「落車」。但教育局以「微調後首批學生未應考中學文憑試,也要顧及學校需要穩定教學語言」作為借口,「上落車機制」暫不實施,變相是否定了相關的政策了。

看歷史要用務實眼光

    這些教育現象的運行軌跡,其實並不是要完全取替英文作為教學語言,只是因應學生能力,令中文和英文在教學上有較適合的配置。因此即使是純中中,也還需要上英文課,公開考試也必須英文過關才能升學。

就教學語言來說,不要說以中文「取代」英文,即使是較務實地重行分配中英教學語言的比重,政府在推行過程中,也是節節「敗退」的。原因何在?在於需求,因學好英文,有助升學和就業,這是香港的特殊情況。教學界中人即使如何理性地提出教學效益說,但家長就是不接受,現在甚至連國際學校也其門如市了。如果說這現象去殖化不足,又要動手去改,恐怕社會動盪,會陷入無底深潭。

由此可以得出一些具體說法:一、「殖」是歷史,沒有人可以抺煞,用某種方式(如街名、建築物名、物品等)存在,不止無傷大雅,甚而能使人發思古之幽情,正確反映歷史。二、香港是國際城市,有些情況是保留「殖」的成份(如英文),利多於害。三、自由、法治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也是香港歷史發展中應加珍惜的內容,若以「去殖」的理由來干擾,只有為香港帶來憂患,長遠也不利國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