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江關生著《中共在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1)第四章「國共內戰 第二戰場」引述資料討論「中共1949年為甚麼不解放香港」(頁247)。
「1946年12月9日,毛澤東在延安王家坪會見幾位西方記者。哈默問:『在香港問題上中共的態度如何?』毛澤東答:『我們現在不提出立即歸還的要求,中國那麼大,許多地方都沒管理好,先急於要這塊小地方幹嗎?將來可按協商辦法解決。』」(資料引自《毛澤東選集》「同三位西方記者的談話」)
「1948年11月30日,新華社華南分社社長喬冠華與英國路透社駐遠東記者貝保(H C Bough)進行了一次重要談話。他私下表示……中共解放中國後的政策並不包括以武力解放香港。」
「1949年2月,蘇聯政治局委員米高揚代表斯大林來到當時中共中央的所在地——西柏坡……毛澤東向他說……急於解決香港、澳門的問題,也就沒有多大意義了。相反,恐怕利用這兩地的原來地位,特別是香港,對我們發展海外關係、進出口貿易更為有利些。總之,要看形勢的發展再作最後決定。」(資料引自齊鵬飛《「暫不解放港澳」的台前幕後》)
集合這幾段說法,可以總結中共建政前後對香港(也包括澳門)的政策,認為處理這些殖民時代遺留下來的問題無須著急,而且應好好利用這些地方的優點,用協商而非武力解決問題,亦即是後來歸納出來的「長期打算,充份利用」的戰略決策。
對於台灣問題,李志綏的《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4)也有披露毛澤東的看法。時維1958年7月,蘇聯的赫魯曉夫秘密訪問北京,要求中國答應不用武力進攻台灣。這引起毛澤東的反感,說「難道我們自己的家裡的事,你也要管嗎?」(頁251)。
但毛卻不是主張武力進攻,在赫魯曉夫離開中國後,仍很氣憤地對人說:「我們有些同志就是糊塗,不明白這個道理,還準備過海峽打臺灣。我是不贊成打過去,放在那裡,是一個壓力,內部就會團結。這個壓力一沒有了,內部就會鬧起來。」(頁252)。
同年8月北戴河會議期間,開始了金門砲戰。從一開始,「砲打金門」其實只當為一個籌碼,以便左右中蘇、中美和蘇美之間的關係。書本記載「毛不但並不想進攻臺灣,即使金門和馬祖也並不想以武力佔取。他對我(即李志綏)說:『金門和馬祖是我們和臺灣聯結起來的兩個點,沒有這兩個點,臺灣可就同我們沒有聯繫了。……金門、馬祖就是我們的兩隻手,用來拉住臺灣。』」(頁260)。
由此看來,不進攻臺灣是當時的政治策略。不即時進攻,並不代表放棄臺灣,而是用臺灣來作為一種牽制力,促使大陸內部團結。
由1946至1949,和1958年的幾個場景,勾劃了對港、澳、臺的具體政策,基本的共通點是好好利用。這種因時制宜,不盲目著重統一而忽略政治意義的做法,證實對中華民族的發展來說是成功的。香港被「長期打算,充份利用」的設想,即使在1967年文化大革命時受到衝擊,但最終仍能堅持,而以鄧小平設計的「一國兩制」作為解決問題的方法。證諸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成功,近年經濟突飛猛進,和保留香港的自由和法治有很大關係。至於臺灣,當時是用來促進大陸團結,但後來臺灣走上自己的政治路向,開放報禁和黨禁,引入西方式的民主選舉,是在中國人的土地上試行選舉政治。這是一種制度的試驗,對中國未來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共產黨在大陸建立政權以後,在歷史的某一個時期想用武力收回香港、澳門和臺灣應該是很容易的。但歷史的因緣際會,當然還有當時從政者的高瞻遠矚,造就中國幾塊不同的土地有不同的發展機遇,長遠來說對中國的發展也是有深刻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