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解杜甫《八陣圖》有沒有牽涉做假?

杜甫有一首很傳頌的《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詩歌很短,但引來的爭拗卻很多,關鍵在於如何理解最後一句「遺恨失吞吳」之上。

先看看一些注解。高步瀛《唐宋詩舉要》:「失吞吳猶言未能吞吳耳。以武侯如此陣圖而不能吞吳,真千古遺恨,故精誠所寄,石不為轉,大意與出師未捷二句同一感慨。」注解是明白的。高氏認為「失吞吳」就是「未能吞吳」,成為千古遺恨,這是可備一說的。

但很多人又參考蘇軾的說法。蘇軾在他的題跋中有一篇《記子美八陣圖詩》(載《蘇軾文集》卷六十七):「僕嘗夢見一人,云是杜子美,謂僕:『世多誤解予詩。《八陣圖》云:「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世人皆以謂先主、武侯欲與關羽復仇,故恨不能滅吳,非也。我意本謂吳、蜀唇齒之國,不當相圖,晉之所以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吳之意,此為恨耳。』此理甚近。然子美死近四百年,猶不忘詩,區區自明其意者,此真書生習氣也。」

很顯然,蘇軾不認同「遺恨失吞吳」是未能吞吳,但他的文字表達卻頗含糊,因為「以蜀有吞吳之意,此為恨耳」,既然蜀有吞吳之意,哪蜀亡和傳統認為出於吞吳的錯誤政策有何分別?

蘇軾說法有不同版本

但我在《苕溪漁隱叢話》的引述中卻發現了另一表述方法。《漁隱》指說法出自「東坡曰」,沒有明確出處。前面一大段引述大致相同,只是最關鍵的字句卻有些出入:「我意本謂吳、蜀唇齒之國,不當相圖,晉之所以能取蜀,有吞吳之意,此為恨耳。」

看了這段引述,說法就明確很多。「晉之所以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吳之意」,和「晉之所以能取蜀,有吞吳之意」,兩段文字,前者多了「者」和「以蜀」三字,正正就表示了兩者的主語不同。前句「吞吳」的主語是蜀,後句「吞吳」的主語是晉。蘇軾認為杜甫的「遺恨」,不是單單出於蜀國吞吳的錯誤政策,而是看遠一些,晉先滅蜀,最後連吳國也吞掉。杜甫感嘆的就是這麼樣的一段歷史。

當然這也不過是一家之言,是否認同,適隨尊便。但蘇軾運用杜甫報夢來解詩,又引來不少爭議。是否真有報夢一說,沒有確證。蘇軾以此為說,是真是假,根本也沒有甚麼所謂。蘇軾性喜諧謔,而且平生好睡,由睡而夢,用一個出奇不意的故事來說明甚麼,也不至於是十惡不赦的事,歸根究柢要評論的是論見是否真確而已。但這卻引來非議。還是前面高步瀛《唐宋詩舉要》接續的解釋:「後人胸中橫亙一吳、蜀唇齒相依之見,遂致自尋苦惱。好事者且偽託子瞻之說,並託於夢,兼誣杜公,亦可笑也。東坡題跋及東坡全集皆載有《記子美八陣圖詩》,收者失於識別耳。」

高步瀛評論欠客觀理性

高氏這段論說很有深入思考的空間。他認同「失吞吳」就是「未能吞吳」的意思,因而不能同意「晉之所以能取蜀,有吞吳之意,此為恨耳」的說法,原本只是學術討論的範疇,不同意見可以兼備,以供參考。但他因堅持己說,因而駁斥別人「胸中橫亙一吳、蜀唇齒相依之見,遂致自尋苦惱」,這已夠武斷。

其次,子瞻託夢之說,他不敢直指其非,而轉一個彎,指東坡《記子美八陣圖詩》一文是「收者失於識別」的結果,即是說東坡題跋中混雜了偽作,存有做假成份,這便把問題帶到更複雜的情況中去。做成這個現象,其實就正如高步瀛指責別人「胸中橫亙一吳、蜀唇齒相依之見」一般,自己胸中也橫亙著一種成見,因而指責別人歪曲、作偽,甚至論見「兼誣杜公」。為一個句子的解釋而搬弄出這麼多的玄虛,有這必要嗎?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