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淮南少年遊俠客,白日球獵夜擁擲。呼盧百萬終不惜,報仇 千里如咫尺。……好鞍好馬乞與人,十千五千旋沽酒。赤心用盡為知己, 黃金不惜栽桃李。桃李栽來幾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府縣盡為門下客, 王侯皆是平交人。男兒百年且樂命,何須徇書受貧病。男兒百年且榮身, 何須徇節甘風塵。衣冠半是征戰士,窮儒浪作林泉民。遮莫枝根長百丈, 不如當代多還往。」
—李白《少年行》節錄
以前讀詩,讀到李白寫的「白髮三千丈」、「會須一飲三百杯」等,都會覺得意象鮮明,風格豪邁,境界飄逸,當中把尋常事物用極度誇張的數字來表述,真的達到一種「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境界,這是李白詩的本色。
上引的《少年行》,不止零篇斷句了,通篇是用了不少數字表述,可以看出詩人交織意象的技巧是如何暢熟自然而且出神入化。詩歌中的「呼盧百萬」、「報仇千里」、「十千五千」、「一回花落一回新」、「男兒百年」、「衣冠半是」和「長百丈」都是例子。這些例子中,有寫實,也有誇張。在同一首詩中串聯起來,不是刻意造作,但卻有絕佳的藝術效果。
李白運用數字表達多方面意象
其實看李白詩,這些運用誇張數字來表意的例子可說俯拾皆是。當中有寫自然景象的,例如「鳳飛九千仭,五章備綵珍」(《古風.其四》)、「吳水深萬丈,楚山邈千重」(《古風.其十六》)、「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離苦?」(《遠別離》)、「別來幾多時,枝葉萬里長」(《上雲樂》)、「天山三丈雪,豈是遠行時?…桃花百餘尺,花落成枯枝」(《獨不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挂流三百丈,噴壑數十里」(《望廬山瀑布二首.其一》)、「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二首.其二》)等。其山其水其潭其瀑布,以至其枝其葉其花,實際沒有這麼長遠深闊,但在李白筆下便有了。
李白嗜酒,寫飲酒以及酒量自然不能沒有誇張,如「中宵出飲三百杯,明朝歸揖二千石」(《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美酒樽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江上吟》)、「高談滿四座,一日傾千觴」(《贈劉都使》)、「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月下獨酌.其四》)、「千杯綠酒何辭醉,一面紅妝惱殺人」(《贈段七娘》)。值得留意的,酒可以和官位、朋友交往、窮愁以至紅妝相對比,擴展了詩歌的無限想像力。
較零碎的例子,數字的誇張可以寫時間,如「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古風.其三十一》)、「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蜀道難》);可以寫建築:「劍壁門高五千尺,石為樓閣九天開」(《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一》),更可以寫離恨:「長安一片月 ,萬戶擣衣聲」(《子夜吳歌.其三》),寫感懷:「行至上留田,孤墳何崢嶸。積此萬古恨,春草不復生」(《上留田行》),可說無所不用其極了。
用數學來駕馭複雜的人事
不要以為李白只懂拋擲單一的數字,有時他是可以用數學來駕馭複雜的人事的。例如《古風.其二十三》的「三萬六千日,夜夜當秉燭」,王琦注云「三萬六千日,約計百年歲月有此數也。」這是受《抱朴子》的「百年之壽,三萬餘日耳」和沈炯詩「百年三萬日,處處此傷情」所啟發。
另外,《梁甫吟》的「廣張三千六百鈎,風期暗與文王親」,高步瀛《唐宋詩舉要》引蕭曰:「三千六百釣以指太公八十釣於渭十年間事也。十年三千六百日,每日而釣,故曰三千六百釣。至九十而遇文王,是十年矣。」用一個大數目再加一個「釣」字,把姜太公的行止表現得這樣含蓄而又坦率,你說是不是很有心思?至於「聖君三萬六千日,歲歲年年奈樂何?」(《陽春歌》)和「四十餘帝三百秋,功名事跡隨東流」(《金陵歌送別范宣》),相對來說便是直率易解了。
聰明的讀者,讀到像《猛虎行》中的「昨日方為宣城客,掣鈴交通二千石。有時六博快壯心,遶牀三匝呼一擲。楚人每道張旭奇,心藏風雲世莫知。三吳邦伯皆顧盼,四海雄俠兩追隨」,我是頗有受李白運用數字的出神入化所播弄的感受的,你是否也同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