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潛是否有一對「孿仔」?

我在《究竟陶潛的遺傳基因出了甚麼問題?》(載《教學論爭,記錄在案》,2012)一文中犯了一個錯誤。文中這樣寫:「陶潛的五個兒子分別名為儼、俟、份、佚和佟。《責子》中提及四人:阿舒、阿宣、雍端和通子,和他們的正名究竟如何配對,沒法子確定。或許長子儼不包括這四人中,抑或這四人是由長排起,沒提幼子。」

如果看過錢鍾書《管錐編》「全晉文卷一一二」的論述,這樣的錯失大概是不會犯的。錢論引陶潛《與子儼等書》「然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和《責子詩》「雍端年十三」句,指出歷來就陶潛的家庭成員問題「牽引無數葛籐」。他引述的書目包括馬永卿《嬾真子》卷三、洪邁《容齋隨筆》卷八、張宗泰《魯巖所學集》卷七和平步青《霞外攟屑》卷五,謂眾人「苦心逞臆,或謂其喪室續娶,或謂其有二子孿生,推測紛紜」。錢氏提出了問題,沒有給予答案,只謂「文獻徵存之考真妄,與帷薄陰私之話短長,殆貌異而心同者歟」。

但我還是對把陶潛的五子名字配對的錯失耿耿於懷,也很想看看事實的傾向性究竟是怎樣。

雍端是二人不是一人

陶潛評價他的五子,分別是「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這裡很顯然,雍端應是兩個人的名字,這樣分拆,陶潛便對所有兒子都有評價了。但問題是,雍端同為年十三,哪究竟是一對「孿仔」,還是如《容齋隨筆》所說「此兩人必異母爾」?當然洪邁不是憑空立論的,他的根據是陶潛的《與子儼等疏》有云:「恨室無萊婦,抱茲苦心。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既然「不同生」,那就「猶有庶子」了。

但這樣的假設,是指陶潛有妻有妾,而且妻妾在某一年共同生了一個兒子,一個叫雍一個叫端,但會有這樣的巧合嗎?而且不同出於一母,兩人的禀賦才性這麼近似(不識六與七),那就更加稀奇了。所以我看雍端應是一對雙生兒,至於因為一句「汝等雖不同生」而斷定五個孩子當中有不出於同母的,也未嘗不可。

但不論是異母(妻妾關係或妻子繼室關係)兄弟,抑或孿生兒子,總之陶潛的幾個兒子都不是上乘禀賦,都教他們的父親失望,這點卻是肯定的。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