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文化素養哪裡來?

14/11/2015

早幾天考評局發佈了文憑試中文科報告撮要,指學生明顯的毛病是答題粗疏,口語溝通中信口開河情況普遍,「例如批評『孟母三遷』是溺愛子女,是怪獸家長表現」;又提及有考生指典故「曾子殺豬」不可取,因現今家庭不養豬,而且太恐怖,忽略故事寓意父母要守承諾。這些例子,摘引出來會引來哄笑,但只是笑的背後,卻不能不探討它的成因和影響。

信口開河,就是因為素養不足了。但學生的文化素養哪裡來的?自從2007年中文課程開始取消了傳統的範文學習,變成了「能力導向」,文化素養這方面的要求其實是有點兒苛求了。「能力導向」是指側重語文能力的培訓,所以五張試卷(寫作、閱讀理解、聆聽能力、口語溝通、綜合能力)都集中到講讀寫聽和資料組合這幾方面的要求去。雖然在文言閱讀理解中還會摘引一兩篇文言文,彰顯當中還有點兒古典的成分,但文化,在這種學習設計中肯定要靠邊站了。

文化只能靠擬題提倡

    或者有人會在其他卷別的擬題中加入文化元素,例如作文記述一位文化修養很高的老師,自然要你在其中貫注一些文化認知;在口語溝通中也刻意滲進些文化話題,考驗學生的日常所學,諸如此類。

但正因這些設想,笑話就經常出現。考評局沒有說出引人發笑的比例,但這樣的制度,怎會培養出文化修養正常(不要說高)的學生?用擬題的方向去鼓勵學童多接觸中國文化,不是不可能,但這應該理解為課餘以外的學習模式了。現今香港中學課程內容既艱深又緊迫,學童應付功課和測考所需已佔去全部時間,有些資質稍差的或許窮心竭力來應對,也有支絀之感。加上香港中學對中英兩種語文要求之高,是世界任何地方所沒有的。學童文化知識薄弱,錯不在學生,錯在社會。而且即使學生緊張中文科成績,平日也儘量追求中國文化知識,但沒有長時間的浸淫,融會貫通,未必能應付千變萬化的擬題取向。

其實主張「能力導向」,單向「能力」方面去考核就算了。你要求的是學生口語的表達能力,就用些生活化的題材來看看他如何組織、表達,為何對「文化」是否在當中念念不忘?試想同樣只考英文技能的IELTS中,要考生在口語溝通部份談莎士比亞,是不是遙不可及?學習內容閹割了文化,但又不忘未閹前的好處,哪又何苦呢?

重設範文不能改變甚麼

     或許有人對中文科重設範文有美好憧憬,但我卻不這樣樂觀。不要說重設範文只是應付學界反對而提出的權宜措施,只要中文科主要是考「應用」這心魔還存,範文只會是跑過場的表面包裝,不會去深究當中的思想內涵。不深究內涵,文化知識仍是會水過鴨背,而且所佔只有6、7分,但課文一大堆,學生都不屑啦,還可鼓勵甚麼?

在取笑考生怎樣不濟的聲音中,有些考生已用行動來抗衡了。有錢的其實一早對DSE不存厚望——我為什麼要把前途押注在不可預測、考而不教的設計中——及早已籌謀到外國升學了。拔萃女中也讓部份人考英國較淺的試卷,免得被「死亡之卷」煎熬。舊制度中,中文能力稍遜還有入讀大學的可能,特別是理工科的,你的數、理、化成績優異,會考中文科只有E級,還可升讀預科。高考雖同樣有文化科之設,但合格率9成以上,一般「唔死得人」,就這樣進入大學學其專長了。這些情況,語文其實只是工具,知少些文化也不會有大影響。但現在不能了,中文如果不考4級,入大學的指望是沒有了。但要4級,就要避過不少意想之外的考核,是否能安全打過木人巷,看命了。沒經濟能力而被這種荒誕制度淘汰,淹沒人海之中,為數應該不少。但人才,特別是偏才,不就在這樣的設計中流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