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是否一定要刻苦臨摹?

學習書法有幾個階段:一、對書法工具有基本的認識;二、掌握正確的執筆手法,能穩定地寫出橫直線;三、了解漢字的基本結構,能適當地寫出點、橫、豎、撇;四、描和摹——按印備的字例填上筆劃及摹擬書寫;五、臨——對著名家作品自行模仿;六、不須倚賴別人作品而自己書寫;七、熟練操作,隨便能寫出一幅像樣作品;八、技巧圓熟並能建立個人風格,成為名家。

以上階段,不同人有不同天資,走得幾遠,就看個人稟賦和造化。

一般學書者,能走到第六個階段已算是差不多了,當然也有只停留在第五個階段的。看過一些什麼書法學會的師生聯展之類,很多作品寫得很精美和熟練,但一眼就看出是某個名品的寫法:寫《曹全》就似《曹全》,寫《禮器》就似《禮器》;也有些用顏真卿或柳公權筆法寫出些唐詩宋詞或格言等,這些都不能脫出某個風格,即使寫得多好,都是別人的東西,不能算是自己的作品。

已故書法家啟功生前名氣大,書法作品值錢。試過有一次有人拿著一幅「啟功」作品問啟老,問他是否出自他手筆。啟功經過細心鑒證,笑說這不是他寫的,但寫得比他自己寫的還好。寫得好,甚至比原創者還要好,但卻不會是珍貴的東西。

現在很多人教書法,臨摹是必須階段。摹是初階,臨是進階。摹一段時日,就要臨了。要臨多久,因人而異,也因理想而異。沒有書法名家不是刻苦臨寫前人碑帖的,而且不是一家,而是遍臨各家。明代書法家王鐸喜愛二王,據說他臨王羲之作品,一個碑帖就有過千的次數。這是在參考名家寫法,汲取箇中養分,去建立個人風格的預備過程。到了個人風格真的建立,人們一看就知這是王鐸,不會是王羲之。假如只停留在「王羲之」,就不會珍貴了。

名家的道路往往就是這樣走,所以藝術家是寂寞的,不寂寞,不能花極多的時間吸收前人作品的精華,去建立個人風格。但你既不是名家,沒有做名家的條件,自己也不敢奢望這樣,那就不應該走這樣艱苦的路。

臨摹別人的作品是很枯燥的,你追求形似,倒不如追求神似。神似不是一筆一劃按所模仿對象寫出來就可以的。可能你讀碑帖,認真觀賞不同作品的運筆和結構,不須專注一個字體的筆劃,而能通觀全幅作品的構圖,所得啟發可能更大。藝術作品是個人生活和思想的鑄鍊過程,把前人優秀作品的精神配合個人生活和思想的歷練,往往能開出一個創作的新境界。

很多人覺得中國書法是一門很博大精深的學問,看到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作品,篆隸行草楷不一而足,而且名家林立,真不知從何入手。認真去臨摹前人名作,很多時連自己也被埋葬當中,而找不到出路,學藝而學到這樣,那又何苦呢?如果你自信自己能基本掌握書法的基本筆法,對不同書體和書家都有些概略的認識,何不甩開碑帖,自己放膽創作,寫一首自己喜愛的詩或詞,投入當中境界,把文學和書法結合起來,對自己的精神啟發或許更大——不是臨摹了一大束宣紙就把它棄掉。百物騰貴,方今的書寫紙張也是很貴的,不值得這樣浪費金錢,也不環保。

現在已進入AI時代,書法「創作」也進入了機械人階段。看過一些寫書法(或者說「寫字」更貼切)機器,你只要輸入你的指令,產出的就是一幅作品,要顏體有顏體,要隸書有隸書,你不須池水盡墨,也不須皓首窮「帖」。但認真的,你會珍惜這些嗎?

但當然,進入科技年代,也要有科技年代的思維。書法創作其實是一種修養身心的方法,不要常常幻想成為名家,參加很多個書法學會或舉辦過多個師生聯展之類,都不保證你成名家。那倒不如灑脫些,想幾時寫就幾時寫,即使寫完覺得只是塗鴉,不是創作,也不緊要,因為甘苦只有你自己知,你不是拿出來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