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014
不明白為何有些人對死背硬記這麼戒慎恐懼。
文憑試中文科課程重設範文取材,有些老師擔心範文內容雖只佔卷一的百分之三十、整卷的百分之七,但由於內容較有「渣拿」,因此會鼓勵死背硬記,走回過去機械化背誦的老路。
但要知道重設範文的目的,是新課程取消範文,令學生對中國傳統古典作品的認知出現斷層,造成語文水平的低落。
如果針對這個弊病,重設範文真能起到鼓勵死背硬記的目的,令學生對古典作品加深記憶,能夠建立較穩固的中文水平,應該慶幸也來不及,為何要加反對?
這當然是基於一個很功利的設想。範文佔分比重低,熟讀的「效益」不高,也加強了整個中文科的學習負擔。
其實問題只不過是錯誤地盯緊百分之七(或百分之三十)這個比例。精讀範文,對文言閱讀理解有沒有幫助?恐怕有吧。對範文內容能夠細讀精研,能否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把所得語文素養表達在文章的表述上?恐怕有吧。如果事情真是這樣,哪文言閱讀理解分數會有得益,寫作的分數也會有所得益,那何來「效益」不彰?由此,看問題也不應太片面的。
真正要思考的,反為是把傳統範文「植入」卷一而只佔三十分這個做法是否恰當。
十多篇範文,在新高中課程中作為考卷的一部份,負擔肯定是吃重的。因為除了範文以外,還有綜合能力運用和口語溝通要加強訓練;寫作、閱讀理解練習也不能鬆懈吧,如再加上範文,哪中文科的學習擔子真的嚇人的。這是在既考「應用」又考知識累積的同時所必然出現的問題。
學生是不笨的,看到表面上「支出」與「效益」不成比例,放棄範文學習可能是明智選擇,到這時候,甚麼應否死背硬記這議題根本提不上桌面,加強學生傳統文化的認知和提高中文水平也不知從何說起。
其實要明白的,中文和英文的學習根本是無關的兩件事,一個是外語,一個是母語,不應互相抄襲學習模式。中文學習重視「應用」是它的先天缺陷。有文化根柢兼有語文素養的人,沒有不能好好「應用」這套文字的。
所以要打穩語文基礎,死背硬記不單不應視為洪水猛獸,反為要適當提倡。提倡之道,現實點說,就是加強分數比例,使考生明白讀書可以增加分數,從認真學習中增長語文知識。修訂了的卷別,聆聽部份取消了,口語溝通中的朗讀也取消了,省下來的分數,其實都可考慮給予範文。如果範文部份佔卷一的分數不是百分之三十,而是百分之五十之類,提倡的動力是否會大一點?其實閱讀理解中的文言篇章,也可考慮和範文合併擬題,例如範文和課外篇章的比較,這種擬題方式在文學科中常用,既可令學生關注範文研讀,也可即時理解文言課外篇章,引發聯想、對比,也是閱讀理解的一種方式。當然文言閱讀部份的佔分也應撥歸範文考核中去。
走在歧路上的中文課程,反覆強調反對死背硬記,對範文的加入「猶抱琵琶半遮面」,其實是要保存擬訂課程者的顏面,使他們原先的錯判繼續維持,用小修小補來敷衍大眾。如果以為這就能提升學習態度以至語文能力,恐怕歧路是會一直走下去。
文言學習等於死背硬記的「心魔」不除,十來篇的文字選用,佔分少得可憐,可以改變多少社會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