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一年八月二十三日
臨近暑假結束前,幾日之內有兩宗學童跳樓自殺的新聞。事件為死者家人及朋友帶來無限哀傷,自不待言。
兩宗自殺者都來自名校,一是著名英文女子中學的畢業生,今年考入香港中文大學。另一是就讀港島某著名英中官校,今年升中六。前者最初被懷疑是否因參加大學迎新活動被「玩死」(某報用詞),中大校長經調查後否定這個可能性。由於死者出自良好家庭,學校也對其學行有優良評價,輕生原因大概和學業有關。後者據報道是因沒有信心面對明年首屆的中學文憑試而結束年輕的生命。
這些都是很令人唏噓的事。兩位死者都可算是香港教育制度下的(相對)成功者了,產生悲劇不禁令人反思問題的起因。
如果真的因為學業,我想大體不出兩方面的推測。其一、一直都是某方面的成功者,例如完成小學能入讀中學名校,甚至能考入學位甚為珍罕的著名大學,個人經歷所累積下來的壓力特大,到了學習生活面臨新的關頭(例如升讀大學或文憑考試),未必能具優秀的心理質素應付。其二、如果是出自良好家庭,能晉身名校,家人和同儕所給予的壓力尤為顯著。
理論上,讀較差學校的學生,個人的挫敗感會較強,別人也會用較歧視的目光看待。然而單從學習壓力來看,就讀較佳學校的卻會更大,理由是:
首先,自幼生活於來自家庭和學校的超高壓力的讀書環境之下,身心受壓而製造潛在鬱結而不自知。
其次,群體壓力下形成一種「唔衰得」的處境,凡事只能向前,到面臨絕境(例如學業前景不如人),便選擇最徹底的逃避方式。
此外,個人能力被誤判,例如學習的天資並不太高,但由於得到外在的助力或被施壓,勉強能夠達到某個學習水平,但再前進便有力不從心的感覺。由於學業是唯一的人生出路,有機會一時想不開便自尋短見。
另外,制度形成學習生活是一條直路,中間沒有拐點,例如由小學開始,一直要為學業前途打拼,由小學的升班試、全港性系統評估、中學派位,到學習上的分流、到面對會考、高考等,每次都是關口,過程中如習慣挫敗還好,最可怕的是一直都以成功者自居,別人也以成功者看待。到了真正發覺學不如人時,會產生超強的挫敗感,亦即習慣所說的「番唔到轉頭」。
香港教育制度中是否太多個人實力和社會期望不相符的例子?社會一早將學生分流:小學入學進入著名學校的視為成功、中學能分派英中名校的是為成功、能闖過大學入學試而成功升大的是為成功。而成功的份量也分等級,大抵以學府的社會地位高低為分野線。而小小學童在心智或能力未能完全確分時已給外間作了定位的界定,只要發覺個人能力與外間要求不符,其挫敗感也份外強烈。
這類血的教訓其實是很深刻的。社會風尚無法即時扭轉,但關愛個人子女成長的父母、對教育事業有專業判斷和認知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實在到了需要深刻反省的時候。在學習上加強施壓,要求子女或學生在學業上達到某個指標,究竟是真的出於關愛子女或學生的個人成長,還是當中蘊含太多的個人或群體的名利因素,而置學童的承受力於不顧?不去正視問題,顯著的會出現多幾宗家庭悲劇,隱藏的會令青少年在一個不快樂的過程中完成學業,這是否大家願意見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