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出門的車總合不了轍?

1/11/2011

近年隨著教改和課改的登場,一系列的新政策和新措施陸續出現。出現了,推行和落實的過程中,卻發生了不同的問題。做政策的人總會以為新政策是好的,是能改革舊的弊端的,但政策的執行者以及承受者卻往往不這麼看。

比如微調教學語言方案,做政策的人認為這可模糊英中和中中的標籤,讓學校因應學童語文能力的不同,推行不同的教學語言。但實際上英中和中中的標籤不單止沒有消去,而且較過去劇烈。家長替子女選校,讀得了英中的自然不會選中中,即使讀中中的也要追問有沒有英文班。慣常家長會中家長最常問的問題是:「我的子女被編中文班,明年升班可不可以轉讀英文班?」學校的層面,就被升班能不能轉換學習語言這類問題折騰了,因為學生編班,總不能就單以英文成績作為唯一的依據。

減班方案,做政策的人認為這可減低學校被殺的壓力,不會導致大批教師失業。不錯,低組別中學因減班而舒緩了殺校危機,但名校學位也因減班而減少了,變相能讀名校的權利也減少了。今年開學,有家長因兒子小學成績卓越而被編讀中文中學,弄出了要跳天橋抗議的事件。

新學制推出校本評核,主要理念是減低學生的學習壓力,避免「一試定生死」。但想不到推行以來,學界大吐苦水。評核工作不但加重學童功課負擔,更為老師帶來大量工作。更為「搞笑」的,評核分數呈交考評局,原來最後又用公開試成績來調校,變相學校範疇中的工作,很大成份是「白做」的,「一試定生死」最後得以借屍還魂。

新高中很多科目的課程範圍寬廣,尤其沒有了過去中學會考的篩選,現在不少升讀中六的學生,根本沒有應付中六課程的能力。有學校表示新高中原定的二千七百個課時根本不足以教完所有課程,教師唯有加強補課。增加課時蔓延整個高中,學生課餘要補,長假要補,有的甚至午膳時間也不放過,嚴重影響師生健康。新高中增加了「其他學習經歷」的環節,目的是希望鼓勵學童課餘多擴充視野,自主學習,現在課擔沉重的現實下,「其他」甚麼的只能是個假象了。

新高中中文科採能力導向,取消範文,目的是防止學生死背硬記,多增加語文的應用能力。但實踐引來中文老師的反對,有調查指不少老師贊成重設範文,增加學生語文視野之餘,更能強化文言文教學。

以上所舉學界的爭議,「車」是明明做好的,而且都寄以很好的設想,可是「轍」卻不配合,引來怨言還事小,造成質素下降便事大。

「車」和「轍」可否配合得好些?母語教學不單合乎教育原理,也是殖民政府後期以及特區政府初期推行的目標。或許短時間未能完全實踐,但有了「上落車」機制的緩衝,讓英中和中中徹底分流,再用學習成效說服家長了解現實,實踐母語教學未始沒有成功的一天。

適齡就學人數減少是不爭事實,但社會渴求名校學位也不能否定。做政策的人不是想辦法用靈活的措施化解現實困難,相反只用最簡便的一刀切方式,讓制度「均貧」,保得住(舊有)教師「飯碗」,保不住優勝劣敗的遊戲規則。好學生獲分配好學位是權利,營辦不善、不受歡迎的學校結束運作也符合市場原則。教育局擔心大批教師失業會引發工會抗爭,應把握就學人數減少的機會,儘力爭取(而不是排拒)小班教學,讓教學質素和教師就業兩蒙其利。

校本評核既然有助學生平衡公開試及平日成績,考評局應信賴老師評分的專業判斷,或制訂較清晰的評分指引,加強抽查機制,確保給分準確程度,而非拿得分數又再調校,教師辛勤才能物有所值。

二千七百個高中課時,相比先進地區教育內容,肯定大大超越,是否不這樣規定,香港學生就會比外地學生遜色?事實告訴我們,初、中等教育不窒息學童學習興趣,不用大量勞作摧殘學習生機,才是培養優秀人才的最基本原則。如果課擔沉重是為方便大學拔尖,哪增加大學學位便是釜底抽薪的方法。教育局對於遠低於先進國家的18%大學生數目水平如果還有感覺,就應竭力爭取增加,而不是用艱深課程淘汰心智發展較遲緩學生。

中文科課程施教的對象是母語為中文的學生,根本就不應照搬學習英語的方法。中文科包含德育及情意教育的因子,學生多接觸佳作,特別是文言文的,是改良語文水平的最佳方法,也是國民教育(認清國家文化)的基本訴求。學生花心思於中文的講、讀、寫、聽,花時間於實用文的操練,對語文的提升沒有實質的幫助。

導致車轍不合軌,很大原因是推行教育被視為一種行政多於一種專業。看看教育局的正副局長都不是教育界出身,執行教育的決策者也多是官僚而不是資深的教育從業者,推動教育的視角自然會有某程度的偏差。過去殖民地決定政策,大都會花時間諮詢,委任合適人才,廣納眾議,細意琢磨才付諸實行,不似現在官意具某程度的凌駕性。如果一切以政策暢順為念、以擺平紛爭而非擇善固執為施政藍圖,短期爭拗似乎得到平息,執掌決策者甚或可以全身而退,但長遠發展卻有所偏差以至偏廢。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