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實踐的變和不變

7/10/2008

社會是變遷的,廣受關注的教育實踐當然不能不變。近年所講的教育改革,之所以要「改」,就是掌握了要變的需求。為什麼要變?理所當然是舊的一套有不善之處了。但當變革引來對社會的衝擊,特別是群體的固有利益受到觸動,抵制改革的呼聲自然隨之出現。但群體利益卻不等同原則的正確,相互糾纏起來,教育改革注定是要顛簸了。

牽涉教育改革的範疇,例如教學語言的改易、學校行政的更新、以至課程內容的調適等,在在引來爭議。不妨從變的本質與變的速度來作觀察的起點。

變革並非急就章

教學語言為何要變?就是社會有一種認知,教學語言的混雜,會對學習不利。純從吸收知識的角度出發,用母語教學取代中英夾雜,會帶來較佳的學習效果。這樣的醒覺其實並非急就章。過去英治的環境,沒有人意識到英語教學需要變革。但自主權回歸的現實開始浮現,人們大概會換一角度思考問題。一九八二年的國際顧問團研究報告,是提倡改行母語教學的最清晰喚召。教育當局二十多年來進行十多項研究,母語教學對學習有利的結論也是清晰的。用二十多年去醞釀一個政策的變革,無論如何不能算短暫了。但母語教學政策發展到今天,沒有人會認同它是成功的。

學校行政的變革也有近似的軌跡。早在一九九一年政府製訂《學校管理新措施》,主要的原則是希望做到學校權力下放,改良學校施政封閉的現象。直到二零零四年,政府更早擬《校本條例》並獲立法會通過,把改良學校行政的措施寫成法律。社會逐漸開放,尤其政制民主化的呼聲也逐漸強烈,學校行政的改良,其原則相信沒有多少人會不認同。如果把由一九九一年起政策的醞釀計起,到了今天,大概也經歷了十七年的時間了。但學校管理文化的全面改良,在有為數不少的學校仍未執行《校本條例》的現況下,可以說是距離預定的目標還遠的。

輕易的反擊

香港經歷百多年的殖民管治,填鴨式教育一直為人所詬病。隨著主權的轉換,也隨著接受教育機會的愈趨普及,一定程度的課程調適無疑不斷在進行。當一個舊課程改變,由新的課程取代,大眾可以意會新的一定較舊的淺易,而能激發思考的空間,新的也一定較舊的擴大。特別是三三四高中學制成為定案,課程的新舊交替,也活現著這個思路。這種發展經歷了多少年?少說也應有十多二十年吧。但現在的學校生態如何?只要不脫離現實,大概都應知道,操練和催谷學習文化的熱度,比過去任何一個時期——包括殖民地時期——還要高的。

一些改良教育實踐的具體措施,其原則沒有差錯,醞釀和推動的時間也不短暫,但所得的效果卻遠未能令人滿意。社會是要變的,而且應該愈變愈好。但只要某些利益群體,掌握了反擊的竅要,模糊了議論的實體,居然得到相當的認同,輕易地把變的軌跡固定成為不變,甚或變為倒退,其深層的社會意涵,恐怕是更應加以探索的。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