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2007
著名英中英華書院計劃在新學年轉為直資(直接資助)。到目前為止,已經或將於短期內轉為直資的名校已有八間了。
津貼和直資不同,前者學校運作全由政府注資,後者則擁有較大的辦學自主權。財政與自主權,有時就像魚與熊掌,在不可得兼的時候,便要有所抉擇了。
其實所謂校政自主權,也不要看得過份崇高,說白了主要還不過是一個教學語言的採用問題而已。合乎常理的推測:著名英中如果能確保經得起新的教學語言政策的考驗,能繼續採用英語教學,他們轉為直資的意欲應是急速下滑的。換句話說,甘願轉為直資的傳統名校,就是意識到在新的教學語言政策下,要確保85%的學生能接受英語教學(有直屬小學的可降為75%)有相當難度,正因英語教學「不能有失」,要維持便只有選擇直資一途了。
直資辦學的理據
當然,他們應還有一重考慮,就是以他們作為傳統名校的聲望,在吸納學生入學方面還有幾分保障的。正因如此,生員不虞、財源不匱、自主權可保,「毅然」轉變辦學性質,才有堅實的道理依據。85%適合接受英語教學的學生,數額是否很難確保,每個嚴肅的辦學者當然是有他們精密的盤算的。拙文不想探討為何傳統名校竟會有收生(當然指那特定的85%)不足的疑慮,而想將視角放遠些,看看未來官津與直資、英語與母語教學運作的互動性發展前景問題。
2005年12月教育統籌局發表了《檢討中學教學語言報告書》,當中引述了釐定學生語文能力的「Augoff釐定標準」:香港約有32%-40%中一學生可以用英語學習大部份科目。而據1985年香港大學進行研究的結果,則得出結論:「英語程度最好的30%學生可有效地以英語學習,餘下的約70%即使輔以中文講解,以英語學習仍會造成學習上的障礙」。
英中數目逐步減少
自升中派位組別由五改三,學習差異擴闊,英中數目也將減少。不同學習語言學生人數的增減,對教學效益必產生相應的影響。《報告》引述經過精密的跟進調查,指「以母語授課的中學在大部份學科的表現連年進步,部份更超越2002年的水平」。以英語作學習語言的學生,優勢是英語水平得以確保或提升,而以母語作教學語言的則是(除英語外)一般學科的水平得以確保或提升。三三學制把中學五年改為六年,公開試由兩個改為一個,未來日子釐訂學校的成績表現,或許會由「入U率」取代會考合格(或優良)率。《報告》提出一個客觀現實:「大學的非語文學系收生,主要考慮學生在學科方面的成績,並不計較他們是以母語學習。母語教學使學生更容易掌握學科知識,對升讀大學更有優勢。」
假設未來日子,英中或直資的「入U率」未能明顯確保,相對來說個別以母語學習者卻迎頭趕上,最終哪類學校較受歡迎?可見英語教學的圖騰作用漸消,直資辦學若只看重這個因素,前景未必會很「穩陣」。
直資,牽涉了很大程度的學校運作模式的改變,也牽涉了教職人員聘用方式的轉變。提出更高瞻遠矚的辦學理念,似乎較擁抱過時的語言政策來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