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情教育的反思

4/10/2005

大概隔不了多久,總會有人提出關於中史科的存廢或存在方式的問題。而慣常支持存在(甚而必修)的理據是:中史科是體現國情教育的重要媒介。

最近有調查表示,有80%的中學願意把中史科列作三三學制下的選修科目。前幾天,一位退休教師撰文指列中史為必修科「反智」,正反論辯,似乎把又燃起問題的熱點。

中史科牽涉國情教育,一般人大概不會有異議。然而國情教育卻存在於教學實踐的大小環節中,甚至可說任何科目都可有或多或少的牽涉元素。由此可見,國情教育並非中史科的專利。

理想與實踐並不協調

這其實體現了一個思考的邏輯問題。如果討論的大前提是:「國情教育非常重要」,小前提是「中史科能體現國情教育」,那麼,結論自然是:「中史科不單重要,甚至列作必修科也不為過」。

但我更願意避過一些無謂的意識爭辯,看看實際的教學運作是甚麼的一回事。

我想大多數教過、讀過中史科的師生,都會認同中史的課程是一個如何使人望而生畏,進而望而生厭的課程。比如說初中課程,由「華夏政治的肇始」起,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政與外交」止,上下總攬數千年,還不包括乙部的文化、科技、學術、宗教等專題。這些課程在每週只有兩個課節中去完成。相近似的綱目,到了會考課程又重覆一次施教,當然是愈加專精愈加奧博了。學生滿腦子是盈筐累牘的資料羅列、教科書特定事件的分析觀點,當然少不了的是背誦死記。

要帶中史脫離乏味框框

其實,中史科並不乏味,但必要解去繁重課程的束縛。香港每年的歷史文物展覽為數不少,如能善用,當會增廣見聞,更重要是增廣興趣。像早前的《走向盛唐》文物展,貫串實物展覽而看到歷史發展的脈絡,是一個時空交錯的難得展示,比局促課堂填鴨有啟發性。可惜的是,限於課程的緊密,善用這些實物參觀的為數不多,即使有,也慣性地化作資料的貫輸,變成了類似「文化版」某作者所言的「在自由學習的空間裏,延伸課堂的填充題」。

從前,殖民管治者是否刻意仿傚乾嘉時代的以繁瑣考證摧殘士人意志的故技,把中國史的課程題材弄得廊廡寬廣,用以摧抑港人關心國情的動機,很難說,但學生過去研習歷史的經驗,大概就是不同朝代的XX之治、XX之亂、面目模糊的甚麼外戚之患、朋黨之爭、宦官之禍等的翻來覆去的學習題材,無量數的原因、經過、結果、影響的材料的背誦。

沒有適當的課程改革,國情教育的效果是負面的。十一假期,同學約你觀看國慶文藝匯演。你說下星期要測驗唐代制度四個chapter,計分的,不去了。這樣的「國情教育」好嗎?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