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糾纏於教學語言爭議的教育沒有前途

10/3/2019

據報道,教育局正研究放寬津校轉英中的門檻,由須取錄85%英文達標,即全港成績前列40%的學生,改為只須取錄70%英文達標,即全港成績前列50%的學生。如按這個標準,新構想下不止現有英中毋須下車,即使是第二組別(Band 2)前列的中中也可上車,英中數目將較現時大量增加。

香港這二十多年來一直是被教學語言所困擾的。回歸之初,政府推行母語教學政策,只允許100間英中繼續以英文作授課語言。建議受到社會普遍反對,及後100間放寬為114間,略為平息爭議。2010年政府推行教學語言微調政策,打破英中和中中的劃分,由學校收生決定採用何種教學語言,即上文85%(英文達標)和40%(全港前列)的規定。措施令某些學校在保留英中和轉為英中的實踐中找生計,這嚴格說成了學校首要的「辦學」目標,一定程度也影響了教學理念的推行。但教學語言既為家長關心,也和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息息相關,被重視也是無可厚非。

作為負責任的教育行政當局,當年定出85%和40%兩個數據,理應是經過縝密思考,也一定會有相當的研究基礎吧。作為旁觀者推測:社會普遍歡迎英中,但確有相當數目學生沒有能力採用英語作為學習語言。如果要全數都能採用英語才能成英中,恐怕會產生亂局,就像最初定100間為英中受到廣泛反對的理由一樣。85%,即是一個課室中大多數學生有能力,哪15%的小部份就自求多福了。學習上若出問題,跟不上,是你自己選的,也怨不得別人——這大體上還算是顧全了學習需求與家長意願的平衡措施。

這種劃分在意念上也不是沒有好處。其一,沒有人太在意箇中分配細節,只知道香港表面上仍是採用英語學習,符合了國際都會的需求。其二,成績前列學生用英語,只要學習沒出問題,公開試能夠過關,自能開拓升學和就業的坦途。學習過程中有沒有損失或犧牲,只要是英中生,誰會介意?其三,家長普遍歡迎英中,儘管入讀英中還要爭逐,或者在學童很早階段就要代為籌算,但只要成功,就是很大的教養恩德了。

當然事情的背面還有另一番景象。用學生擅長的語言(一般指母語)學習,公認是最佳和最有效的。現在被界定為學習能力的最前列者,縱使可用英語學習,要經過掌握一套外語的掙扎,英語的水平算是保得住了,但學習過程艱辛,知識領域局限,快樂學習也不知從何說起。

學習內容當然不是學習語文這般簡單。一個完成基礎教育的人,有其基本的語文能力的訓練,有數學運算的基本認知和能力,也對一般學科知識有基本的掌握。而尤其重要的,學習能培養足夠的分析、解難和思維能力,也能發展充份的創意思考。如果有特殊的體藝天份,學習過程能激發個人興趣,把相當時間投放到個人能力的最佳發展方向上。這些一切,由於學習語言的混雜,很多時都有一定程度的阻礙,在學習成果上就是一定程度的犧牲了。所以最常見的現象是:學生(即使是最優秀的那批)在完成中學課程以後,即使能考入大學,但學習動機已大大降低,有些更要費盡心力才可勉強完成大學課程,不要說學成後能在知識和思想上給予回饋了。

甚麼樣的社會要求,造就了甚麼樣的社會供應。如果教育的重點是多發展人類的謀生能力,特別是社會普遍要求雙語精通,不講求思維訓練,也不講求創意發展,哪維持過往做法就可以了,最重要是不要在原先的立足點上倒退。當然社會發展是否就這樣原地踏步,也不無疑問。就看看這最近的二十多年吧,科技發展到了一個什麼水平?二十多年前你是用什麼方式來通訊的?你是用什麼方式來開拓你的學習領域、保存你的學習心得的?生存在這世界上,你是否覺得思考靈活,有相當的基本知識,特別是有創新思維,比單純能掌握一或兩套語文較能推動社會發展?家長無疑對學習語言有成見,但事實上隨著社會步伐的前進,中文的需要已不落後於英語;由知識的積累而建立一套理想實踐,成功的例子不勝枚舉。微調教學語言政策據說進入以6年為單位的第二個周期。按照過去經驗,一個課室有15%學生英語程度不符要求已產生很大的教學困難,一下子要把它增加到30%,教學語言混雜情況恐怕倍增,學習效益更不易彰顯。

去年農曆年三十晚,行政長官在年宵市場問一位手持恐龍氣球的三歲男童:「暴龍英文係乜嘢?」男童答不出,行政長官代答是T-Rex。其實從學習角度看,T-Rex並不很足夠,最少還應該知道Tyrannosaurus的確實串法。但要學懂Tyrannosaurus這個字,或相關動物名稱、生態等的英語敍述,恐怕花去不少時間和精力。學童更感興趣的,理應是暴龍的活動時期、形態特徵、生活方式、絕種理由等,也許無法深究了。作為學習者,這當中有損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