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2016
近日香港學童自殺成風,有輔導學者提出勸誡之法,其中之一例是舉出司馬遷生平事蹟,特別要強調之處是:司馬遷雖受宮刑,但都沒有自殺,最後成為了偉大歷史家。
這個例子不算錯,但也不全部對。司馬遷的確受了宮刑,也的確沒有自殺,但沒有自殺卻和他最後成為偉大歷史家沒有必然的關係。
司馬遷沒有自殺,最後成為偉大歷史家,中間包含了他自矜的才氣,也包含了他欲完成文化使命的崇高理想。如果遺漏了這「中間」的部份,便不能使歷史事實透露它的原汁原味。
司馬遷在他自傳式文章《報任安書》中說他自己「少負不羈之才,長無鄉曲之譽」,可見他少懷大志。他不想無端辜負自己的才氣,在這篇文章中舉出不少事例加以說明和比附:「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爲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說他自己也是「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可是呼之欲出,那末完成偉大的歷史使命,就是催動他繼續生存的最大動力。
司馬遷把生命看得很通透,特別他也曾經想過一死了之,免得污辱了先人,但最後沒有這樣做,最濃縮的說法就是這幾句話:「人固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無緣無故的死去,就是辜負了一生,就像一條鴻毛這樣輕飄飄。
當然要把這句話更詳盡發揮,改一個字也可以:人固有生,生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生存有看法,或對自己的未來有寄望,即使不能像司馬遷或其他歷史偉人般做出轟烈的貢獻,但總想把生涯活得最好,才不致令親愛自己的人太傷心。
所以說「人生出口」,不能單純以「受宮刑」(或其他人生不幸的際遇)來敷衍,而著實要較積極來面對生活。一個對自己有要求,但同時有承擔的人,總不能事事抱著一死了之的心態,而且事實也不會這樣。所以遇到不幸事情或者會較灰心,但人生理想或目標這些較正面的因素或許同樣重要。
所以如要以司馬遷為例,倒不要常常把重點放在「宮刑」上。不妨說說:如果沒有司馬遷,中國歷史記載不會這麼有條理;不會讓正史的記述由三皇五帝這些傳說開始,啟發後來史家延續這一歷史使命,使中國有一套完善的二十五史,是民族文化的最有系統的資料保留。沒有司馬遷,中國史家也沒有一種「實錄」的精神,啟發後來治史者要用良知來記述史事和判斷人情事理。沒有司馬遷,我國很多可歌可泣的歷史人物,也不會這樣深入民心,正的和邪的都成了人類生存的正面或負面形象,催迫人類生活逃避凶險,臻於美善。
說這些「人生出口」,或許更有意義。沒有這能力,不是叫你去死,而是努力活好自己,不要隨便退縮,也不要辜負上天創造生命的美好意義和當中蘊含的積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