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2/2015
TSA爭議愈鬧愈多花樣。很多人或者會有疑問,操練文化在香港教學運作中無處不在,所踰經年,為何到今年才有家長發難,組織甚麼「關注組」、「大聯盟」之類,一時又號召罷考,一時又呼籲亂做,總之要和TSA過不去?如果有這麼一天,家長覺得DSE壓迫得學生太慘了,是不是又要組織甚麼「關注組」、「大聯盟」之類,去爭取取消DSE、罷考、亂做DSE呢?
不會的,TSA和DSE的分別,在於其間有沒有「用」。TSA所得數據,只供教育局作為調整課程和教學的參考,用來壓迫小學殺校,只是它的「異化」。對個別學生,尤其家長眼中所能見到(自己的)子女,根本就沒有直接的「用」。沒有「用」而你拿來操練(我的)子女,不和你爭個天翻地覆便枉為家長了。如果這個試,計入升中派位的分,或者直接地說計入爭逐名校或英中的分,我想不少家長不止不會反對操練,或者覺得操練不足也不奇。
至於DSE,任誰都知是計算學生完成中學課程後能否升學、升甚麼學,或者就業的依據,沒有其他考核可以取代,所以一定要支持。就我看,為DSE而操練,影響學生身心成長的發展,其害不比TSA弱。家長視若無睹,更出錢叫學生補習,關鍵也就在於其「用」。
所以解救TSA問題的最佳方法,就是讓TSA回復它的原本功能,也回復它的原本特質,就是考核只用作評估,無須刻意操練,以學生應有水平作理性的測試,用來評估教與學的規劃。這當然就不應貿然取消,更不應呼籲亂做。
有沒有這個可能?我想「關注組」、「大聯盟」之類的家長沒把握,我也沒把握。沒把握起源於不信任——不信任教育局、不信任學校、不信任教師。而這不信任,也是有往績可稽的。TSA說得這樣美好,其實就不應出現教育局官員拿來恐嚇學校;不應出現把題目的深度「異化」,為難學生;不應出現校長過於重視成績,編排學校放學或假期補課;不應出現教師要求學生購買補充練習,做考試題型歇斯底里的操練。要這幾個架構的人共同努力,向同一目標進發,信任才有可能發生。
所以,教育局要求學生或家長舉報過度操練的學校,查明屬實便會發信警告,算是走出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當然實在說,這做法應是「第二步」,第一步應是告誡教育局官員不應再拿TSA唬嚇學校,否則同樣要收警告信。教育局有沒有這樣做,我不知道,如果沒有,似乎就應補做。
不明白為何教育局高調介入,就惹來小學校長組織不滿,說做法會助長告發文化,不利大家互信。沒有違規,本著專業做教育,基本上不用擔心「告發」,也不會產生「互信」問題。其實教育局監察教學運作,天經地義,學校接受「資助」,就應了解要受監察。有違規的不能偏袒,過去應如此,將來也應如此。過去做得不足,現在撥亂反正,要怕的是怕教育局迫於現實,做做姿態,無心改善,倒不應擔心做得過頭。其實濫用放學時間和假期濫補課,違反正常上課天數的規定;過度的操練等同體罰,這些都直接違反教育條例,教育局不過問只是失職,不應像坊間理解為所謂「辣招」。當然有「辣招」而不認真用,也「辣」不到那裡去了。
教學是一項專業,執掌教育部門的決策者應是專業,推動甚麼樣的測試是專業;如何令不同的測考發揮它的原本功能,不走偏差路,是專業;校長如何緊守崗位,任何教育施政都以學生福祉為依歸;教師在前線最了解學生的困難和需要,不隨便附和學校上層的過份指令,助紂為虐,都有助專業的運作和建立。有小學校長吐苦水,指過去有教育局官員用TSA脅迫學校,對這些違規兼違反專業的行政措施,為何事發當時不向公眾公開,直到事情發生了這麼久,問題拖得這麼嚴重,甚至哪位校長已經退休,才向外披露實況?TSA題型「異化」,不是一朝一日的事,發生初期為何沒有人通報,至現在成了社會議題時才會一一浮現?校長、教師如果有足夠專業並緊守立場,那(粗略估計的)1.8億TSA補充練習生意就不知為何可以肆虐多年了。
最滑稽的應算是號稱教育專業的團體教協,那位代表教育界的立法會議員,居然和「關注組」、「大聯盟」之類團體同一主張,奔走相告,高調號召廢除小三TSA。請問沒有了小三TSA,小學大部份時間用甚麼公開而全港性的數據去評估學生成績和教學實施?這種反專業的動作,有沒有徵詢過教協會員的意向而貿然推行?是主事者爭取個人或小群體政治資本還是有其他目的,便很教人質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