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015
港股升市阿媽發癲:「讀完大學都唔識炒股,丟架!」、「我都供你們讀完大學,你們話晒都是大學生啊,知書識墨,點解唔學下炒股?」、「(阿梅)用咗十幾萬來炒股,呢幾天賺咗二十幾萬,好過你死做爛做,一年都搵唔到二十幾萬啊。」
以上是在股市大時代下摘錄報章的「真實對白」。作為一個旁觀者,你是否覺得做「阿媽」的有點兒刻薄?當然你可以拋出很多道理:讀書並不單為「搵錢」、股票賺錢有投機成分,不能永遠有賺無蝕、大升市有客觀因素,不是經常有賺大錢的機會,……諸如此類。但我卻覺得「阿媽」的抱怨也是人之常情,特別是她的女兒是一名「大學生」。
香港還是彈著精英教育老調
的確,「大學生」往往會給人一種容易「脫貧」的假象,尤其香港奉行的是精英教育。或許你會說,不是吧,香港教育是日漸普及,離精英教育是愈來愈遠了。比如說,2007年行政長官曾蔭權發表的《施政報告》,不是宣布落實由2008-09學年起實施十二年免費教育嗎?人人有機會接受教育,不是說明教育已愈趨普及嗎?香港的教育,一向給人階級上流的機會,所以年多前某女子英中名校轉直資受阻、英皇書院減班也引來社會爭論,就是擔憂清貧子弟接受優質教育機會受阻。這些都是一些教育「公平論」的代表例子,也說明香港教育朝普及路向走,也容易改變人的際遇。
但且慢,這樣的分析容或適用於基礎教育,但一去到大學階段,情況便不同了。香港的大學入讀率,對比中學生仍是比世界水平低很多的約18%比例。就這數字看,香港教育如以終極產出人才來計算,大學生數目是金字塔的尖頂,歸根究柢仍是脫不了精英教育的模式。產製這些天之驕子的大學,過去是社會中政商專業界的人才補給庫,讀完大學,也是一般沒有多少社會實力的家庭脫貧以至發跡的依據。
大學生無法脫貧
但時移勢易了,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畢業就是失業的例子不少。有機會進入職場,很多是低薪兼受無理剝削,月入14K甚或以下者大有人在。脫貧,在樓價長期高企的情況下,已變得不大可能了。就以上述「發癲阿媽」的女兒的委屈自述就可說明一切。她不懂「炒股」,也沒有以「炒股」作發達方式。她只期望有一份收入穩定的職業,努力工作;也期望樓價不要飈升,讓她能儲夠錢「供」得起一個「上車盤」;其餘就指望留意廣告宣傳,間中買到一張超平的機票,可以遊遊埠散散心。就是這些也算卑微的願望,似乎也未必人人可以達到。股票升市製造社會熱潮,也令一些人短暫富貴,但肯定和不少清貧人士毫無關連。
大學生失去對前途的指望,實際是一種浪費。香港納稅人每年投放在大學教育上的經費不少,而寒窗苦讀,經年打拼殺入大學,自然希望學成後得到適當的回報,努力工作也是貢獻社會、推動社會前進的一股動力。大學生和中學生爭工做,而且充怨氣,是社會政策失敗的最具體顯像。
去年七十多天的雨傘運動,參與者不少是專上學生,不是很清晰地說明了社會問題根源的所在嗎?如不正視,恐怕社會的撕裂程度會加劇,危機或許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年輕人優先、本地人優先
要社會和諧,做到繁榮穩定,精英教育要有脫貧機制,令社會向上流動的機遇還存在,也令知識的投資在社會能產生回報。這些機制,粗略來說有兩個方向:一是年輕人優先,二是本地人優先。香港社會,工種的開拓或許受制於商業社會的局限,但政府作為最大的僱主,既有豐厚儲備,可以在這方面做得更多。比如說,在公務員的架構中,發展更多職位空缺,吸納更多年青幹才。過去招聘不少人手的教育界,學校如有常額空缺,便不應聘為合約教師。合約教席只保障學校的專橫,在任者職位卻朝不保夕,人心惶惶。又如過去推出的減班方案,竭力穩固舊在職者的職位,相反對新入職者處處設限,這是對社會發展有極負面影響的措施。早前通過的公務員延長退休年齡的措施,無助增加年輕人入職機會,消極影響不言可喻。
本地人優先,其實也毋須怎樣討論,用在世界任何角落,都理應如此。香港的大學在世界大學排名榜上位置不俗,經過多年發展,學科類別也不斷增加,適應社會發展。但最近入境處表示將會推出一系列吸引外地人才新措施,畢業於國際排名榜100位的海外大學,或有兩年以上跨國企業工作經驗者可額外加分,又放寬輸入內地優才的延期申請安排。這些措施,打擊本地畢業生就業,令教育投資血本無歸。
年輕本地精英學生分享社會資源無法優先,窒礙社會向前流動趨向。大學生尚且不能脫貧,不要說非精英教育所訓練的一群。一個「發達容易、搵食艱難」的社會,有甚麼前途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