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7
特首參選人林鄭月娥公佈參選政綱,其中關於教育部份,願意增撥50億經常開支改善政策,包括訂立幼師薪級表、改善中小學教師編制、合約轉常額教席、增融合教育支援及資助學生升讀自資學位課程等。
50億元的數目,用在紛紜多端的教育改革措施中,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數目,很多人大概不甚了了。但政綱提出的改善建議,換一個角度看,就代表有關制度有缺失,因而新的施政要面對、要改良,這點卻是非常可能的了。
但前述的各個項目,不少一直是教育界關心的問題,提出議題並要求改善,所述綿長,也可見出事情非一日之寒了。還好,倚仗一位選舉參選人再提出,足見事情確需要面對和解決,因為非這樣無以爭取某一程度的民心。
但我卻認為,50億是多了還是少了,無須爭辯,因為施政好壞,除了金額之外,所需要的還有一顆改良不善或不足政策的真心。
就拿上述一兩項來說明罷。合約教師的困境,應該是很早就出現了。記得較早討論這個問題應是2006年了,當時寫了一篇《合約的夢魘》,反映新入職老師飽受職位不穩而遭壓榨的苦況。多年來合約老師愈積愈多,代表教師的工會也曾多次向局方反映,但改善的力度不大。當然教育撥款有限,面對各方面的需求,不免有左支右絀的苦境。但合約教師問題的惡化,部份卻是人為因素決定。有些學校用盡制度的空隙,例如在常額合約的人數及年期比例上花盡心思,總之就是把本來可以聘常額的經費拿來聘合約,硬是不給你轉長職。這不單是經費不足,而是監管的力度不及所需的問題了。
又例如大學學額不足的問題,也是一個很久遠的問題。香港中學生升大的比例,大概可以追溯到80年代的後期了,這個比例遠遠不及其他先進地區。但即使就是這個比例,也可做得比較理想,較能造福本地學生。最近立法會帳目委員會發表第67號報告書,指去年符合入讀學士課程基本要求的中六生推算有2.2萬人,但教資會資助大學課程學額維持每年1.5萬個,其中的差額就給了非本地生了。
政綱所提出要改善的項目,都是業界經常反映的困難,教育局接納多少,改善多少,一般人應是心裡有數的。
教育施政除了要求足夠的金額之外,還需要一顆希望社會發展健全和合理的心。合約教師受到的折磨,設身處地想想,應是身同感受的。最近特首參選人接見相關從業員,有參與者反映做了8年教師,卻轉了5間學校,而且多年教學經驗也不能換來一個穩定職位。而中學文憑試成績理想的,不少卻苦無大學學位。一般家庭沒有高官子女般幸運,香港的讀不了,有經濟能力放洋繼續學業,一生空有理想卻苦無用武之地。
很多人說教育是良心事業,推動教育的政策部門何嘗不應是良心部門?如果一直有認真關心業界的困境、關心青年的成長,就不會把問題滾得像雪球般大了。
50億元,如果能變成「50億+心」,會是多好。何況如果「心」的比重多些,說不定「50億」的比重會輕些也有可能。但想想看,即使50億還算得上是一個大數目,但這般美善的設想,要等5年一次的特首選舉才有機會企盼,而且還不過是「政綱」,沒法保證一定可以實行,那就更不應開心得太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