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珠筆走出大商機

22/1/2017

現在做學生真幸福,走進文具店,琳瑯滿目的文具任你挑選,就是書寫用的筆也有多種選擇。以前讀小學,大多只用鉛筆,記憶中用得最多的是國產中華牌,能買得起進口的例如施德樓(Staedtler,西德牌子)的已是少數。

中學多用原子筆,最普遍的例如斑馬牌之類。這類筆要自備筆芯更換,由於品質不佳,「漏墨」的情況普遍。直到走珠筆的出現,才真的是書寫工具起了革命。

走珠筆的原理是在筆尖有一球珠設計,油墨由油管流向筆的球珠座裡,油墨黏附在球珠上。書寫時,黏附在球珠上的油墨隨着球珠的滾動而把字跡出,其粗幼線條能均地掌握,而且沒有過去原子筆「漏墨」情況

不要小看小小的一枝筆,原來製造筆頭關鍵位置要有精細的技術。由於筆頭最頂端厚度只有0.30.4毫米,對不銹鋼材料的品質要求極高,既要容易切割,加工時也不能裂開,所以這方面的技術,一直掌握在日本和瑞士等國手中。

據報章報道,山西太原鋼鐵集團經過5年的實驗,去年9終能生產第一批切割性良好的鋼材,可以製成筆尖鋼。據集團工程師指,要製造筆尖鋼,在鋼材上要用很多特殊的微量元素,才能把鋼材調整到最佳品質。

據估計,中國有3,000多家製筆企業,20多萬製筆員工,年產近400億支原子筆,但一直以來製筆的核心技術和材料,需依賴進口,特別是筆尖鋼的球座體。如果研究順利,據估計2內可以取代進口,對生產成本的降低及製品的利潤將會大大提升了。

這個商機,應是非常龐大,而且由於需求大,利潤應是源源不絕的。

這其實就是一種科學研究的成果。如果科學的本質可分為Pure ScienceApply Science兩類,近似筆尖研究這類Apply Science所創獲的成,對人類的貢獻可說非常之大。

最近香港有些學者擔憂香港的科學發展受到學制、考試制度及職業前途影響,會落後於世界其他先進地區。這些擔憂不無根據,但其實科學不昌,也和整體學習過程有關。科學研究最基本需要甚麼?應是敏的觀、創意、加上不斷的實驗。任何影響人類生活的重大發明,都是這些條所共同賦予的成果。

香港教育重視操練,填鴨式的運作,絕對不是科學研究的哪杯茶。儘管香港社會對創富也有渴求,但大多卻實踐於炒賣的活動中。香人其實沒有太多的耐性去做科學的試驗,去慢工出細貨。

看看你手上拿著的細細的走珠筆,原來當中有很大的學問,也有大家夢寐以求的財富蘊含其中。如當中還有些微的啟,就應一齊痛切反省香港學制運作上的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