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

23/1/2007

「香港故事」,一個耳熟能詳的術語。屈指算來,香港電台用之作為節目的命名;香港歷史博物館也用之作為永久展覽的專題名目。固然,前者內涵近於浮光掠影,後者則具香港不少展覽的共同特色:大而無當。然而,不能否認,這個主題概念,頗能引起普羅大眾的意象共鳴。

從歷史發展和地緣政治看,香港是一個有獨特性格的地方。據說,通識教育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連繫不同範疇的知識,擴闊他們的視野」、「培養學生的自由學習能力和跨學科思考技能」,那麼讓通識教材較本土化,應更能發揮科目的特長。

從課程結構看,有關香港題材是放在「社會與文化」的「今日香港」中。在這個小環節中,若能加重其本土化的成份,庶幾更能發揮由近及遠、以簡馭繁的知識樞紐作用。香港故事可成一獨立單元,涵蓋了香港發展史、香港經濟起飛的過程、香港成為金融中心以及區域樞紐的發展模式,以及新舊風俗交替、華洋文化融會興革的過程。

學生角色饒有意義

過去,香港有地方志如何編修的討論。方志是一種靜態的歷史材料的搜集和介紹,正適合批判性仍有不足的中學生作為了解本土文化歷史的一個起步。

香港近六十年的歷史,是一段有豐富內涵的歷史片段。筆者曾寫過一篇題為《以誌為始,以史為結》的文章,當中提到:「一個七八十歲的長者活在香港,聞見所及,就能經歷了二次世界大戰、香港政權淪陷、國內難民湧港、六十年代暴動、文革狂颷波及、香港經濟起飛、港英開放治權、中英前途談判、六四政治風波、九七主權回歸、移民風起雲湧……」,學生實際活在當下,呼吸著香港史發展的氣息,是一個饒有意義的角色。

彌足珍貴的知識

從教材的組織看,香港故事有其獨特性。它既容許口述歷史的紀錄,文字圖片資料的搜集,又容許身體力行的實物(如古跡)發展沿革的採訪。香港是經濟理論實踐的試驗場:從過去積極不干預到近年唯恐干預不積極的演進過程可以看到;香港又是政治理論實踐的試驗場:從政權逐步開放到政制循序漸進,以至全面普選的反反復復、欲語還休可以看到。當然最重要的是學生能參與其中,所學習的不是教科書上的死知識,而是透過真實採訪、實地考察、資料整理的過程中自發學習,得到的知識應是彌足珍貴的。

香港近日流行集體記憶的重溯,天星小輪、皇后碼頭給說得濫俗了,舉個較生僻的事例。港島灣仔有一條船街,附近有一座洪聖古廟,廟的石柱掛有對聯,上聯云「古廟街新,海晏河清歌聖德」,可見這是當年臨海的一條街道,修廟目的祈求漁民作業平安。大王東街、大王西街近在咫尺,想像當年也是民康物阜,香火鼎盛。但今日由船街步行至會議展覽中心得用十多分鐘時間,可見廣闊的土地乃填海所得。滄海桑田,物是人非,香港發展瞬息萬變。當中是否蘊含了不少讓學生作主導、一起重溯集體記憶的通識專題習作題材呢?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