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006
今年是採用「五改三」升中派位方法的第一屆會考,習慣以考試成績審察問題的香港人,自然喜歡盯緊各項數據,探求當中的「啟示」。
名校對「五改三」方法諸多抨擊,弱校對之卻善頌善禱,這是無須做甚麼調查採訪也可得到的結果。就前者言,有誰願意把口中啣著的肥肉無條件交出而仍感滿意的?弱校能受惠制度的輕微改變而獲分配為數不多的較「優質」學生,即能如久旱逢甘般的大獲鼓舞,可見教育界積存的矛盾是如何大了。
名校要教「好學生」
看報讀到對一位港島老牌名校校長的訪問,指出過去取錄百分百第一組別學生的英中最受「五改三」影響。「他們以往收最叻的兩成人,現在變成三成三,差異大令成績下跌,五改三令名校平庸化。」解讀這些理論,是不免使人納罕的。名校坐擁派位優勢,辦學的成效仰賴優秀學生的配給,「差異大」導致「成績下跌」,「成績下跌」導致學校「平庸化」。辦學者只要受困於這麼一個教學實踐的怪圈,而且只是區區的「兩成人變成三成三」,差異倒不至是描述般的大,似乎便要大感困惑了。教學過程就是這樣簡單化嗎?不要說萬世師表「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理想是遙遠的,事實就說明了,教師面對一個學生質素類別分配的微調,教學過程便相應顯得一籌莫展。「稍差」學生一入學,便要注定「稍差」成績的終極產出,而且還得背負(意識上)「陀衰」學校(令學校平庸化)的惡名,哪教育的過程究竟發揮了甚麼作用?稍差的是否就不可能教,還是學校在吃慣「老本」,不思進取的心態及不上時代發展?
減少派位組別的理念
當然,實際利益固然重要,但事情背後的「理念」卻還得清晰闡明。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在《二零零六年中會考的啟示(派位篇)》中提到的兩點:「減少派位組別目的在於避免過早標籤學生,因而令學生失去自信」、「照顧差異是教學工作的核心問題,關鍵在於教師的教學法和面對學習差異的態度」,筆者是很同意的。還可補充一點:如果不反對學生是某類形式的「公共資源」,拿公帑辦學的不同類別學校,沒有永遠保有「擇最優而教」的特權。你在社會中享有名校之譽,應拿出相同份量的本領證明可令學生成材,而不單純仰賴良好學生的「配給」。
香港教育需要引入良性競爭,讓不同特長真誠奉獻的教師能發揮所長。「教好學生」是教師莊嚴的天職,原是不應過份計較學生質素的起點。差異稍大學生的融和,對不同水平學生未必一定導致負面的結果。尚幸今年會考數據或能對這一論點起支持作用:部份成績中游的中中,學生在會考中表現突出;個別名校也能保持水準。教育統籌局也提供了類似個案:有學校即使收生水平下降,學生差異擴大,但成績反而上升,連尖子數目亦有增加。如果對比有些名校成績卻呈現「插水式」下滑,當中究竟發生了甚麼事情,事實不是呼之欲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