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2009
最近中學陸續把來年教學語言的實施情況通知教育局,據估計大約有二十多所中文中學能開辦一至四班英文班。開辦英文班是中中夢寐以求的事情,但到成果在握,得到的卻很容易變成盪手山芋。
英文班是指同一班中以全英施教。根據微調方案,中中的中一新生經過分班,同一班中有85%能接受英文施教,就開英文班,學生是以小六升中一的成績作為分類的依據。在學校興沖沖地開英文班的同時,可問題卻出現了。中一英文班,自然是家長爭取子女入讀的,可想而知學生被分兩類,標籤意識相當明顯。按照舊實踐,學生每升一級,班別重新編配,作用是照顧學習差異,讓水平相近的學生讀同一班,方便施教。英文班卻嚴重干擾了這種運作,因中一時是英文班,很難到了中二不用英文而改用中文施教(逆方向的中轉英同樣不能)。學生被迫不論成績進展,不分科目強弱,由中一至中三因要遷就教學語言,令按學科編配成績組合的流動性受窒礙,對學習發展未必有利。
另一困境出現在升高中環節。新高中制讓學童在升讀高中時可按興趣選擇適當的學科學習。同一學校沒有能力所有高中科目都提供雙語選擇,意味有初中用英文的,到了高中讀類近科目要轉中;當然亦有初中用中文的,到了高中勉強要轉英,語言混亂進一步加強。
這些語言混雜情況,對學校正常生態的干擾非常嚴重。教師因應學習語言不同,要預備中英兩份教材及試卷,工作量大增。但老師習慣因教學政策多變而飽受奴役,其損失和學童學習效益受損相比,只是小事一樁而已。
微調教學語言政策最主要目的是讓學童多接觸英語。但多接觸英語,不是想方設法訂立政策去提升英語科學習的質量,而是用慣常的思維,把學科轉為英語便感覺工夫完了。學童進入英文班,接觸英文機會無疑增加,可是學科學習卻未必能用單一語言完成。在這些混雜的情況下,撿到的不知是西瓜還是芝麻了。
這樣的困難情況其實是預料得到的,只不過社會崇英輕中,執掌教育政策的教育局要平衡多方意願,把熱芋拋給學校自行解決,美化了的理由是「校方最了解自己學生的語言情況」。但了解歸了解,社會壓力(尤其來自家長)還是存在的。現實情況是,根本沒有一種語言環境是適合每一位學生的。如果凡事疑中留情,最適當的方法當然是嚴分中英文學校之別,英中用純英文,並在個別中中實施「母語教學,學好英語」政策。不採用英文和中文學校的轉移方式(例如上落車機制),而採用學習科目教學語言的轉移方式,學習會付出沉重代價。
期望學校決策者能諒解學童的學習困難,不要單單順從家長意願。英文班若真的「得物無所用」,應該慶幸,而非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