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招與階級流動

14/8/2018

報載,今年有46,703人以文憑試成績參與大學聯招。以醫科為例,經聯招取錄的共269人,中大取錄了155人,可推算港大取錄了114人,只佔235個學額的49%。

聯招入學的比例,雖只是一個小小的數字,但當中卻反映了一個很複雜的教育結構問題。

首先是公營學校和私營學校的數目比例、營運效益和學習前途的比較問題。香港的公營學校,指官立、津貼和補助學校,大都得到政府的資助,學生也大都參加香港政府所舉辦的DSE,最後參與大學入學的選拔。私營學校則泛指國際學校、直資和其他私立學校等,這類學校沒有得到政府全數資助(甚至全無資助),學生自付學費,他們都是社會中較富裕階層。公營學校數目很多,學生人數也很多,大家一齊爭逐極少的大學學額,學習過程當然比較艱辛。相反私營學校這樣的問題較小,學生完成中等教育,很多家庭能負擔子女到海外升學。理論上,公營學校的學生較倚仗聯招報考本地大學,相反私營學校的倚仗便較小。

其次是中文在教學過程中牽涉的質和量問題。現在香港的教育都講兩文三語,這反映在公營學校中,學生一定要學習中英文兩科,而兩科在公開試考核中所佔比重都很高。由於競逐激烈,現在中英文兩科在DSE中不能同時考獲4級,入大學的機會是很微的。私營學校中,除了仍以參加本地文憑試的直資學校外,中文科在學習上的比重很低,有的(國際學校)甚至完全不學中文,學童在學習過程中的艱難程度自然相對較低。學習程度和要求的高低,影響整體教育運作和學童成長質素,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DSE較難考,IB較易考,這是由考試的根本結構決定。聯招入大學的比例應切實反映當中的差別因素。

第三當然是所謂社會階級流動問題。教育是一個人類階級提升的重要手段。香港社會雖然較過去富裕,但還有不少低下階層,過著頗為艱苦的生活。這類家庭中如果有資質較佳的子女,家長珍惜其才幹,給予適當的栽培,將來能接受高等教育,或學有所成,晉身社會,改善經濟狀況;有幸者能把本來草根階層提升為中產階級,所憑的自然是公平的教育機會。

現在很多富裕階層的子女,就讀私營學校,完成中學後參IB試,可以報考海外大學,而成績優秀者也可用非聯招(non-jupas)爭逐香港的大學學位,選擇當然是較多的。但過去非聯招學位較少,政府甚至規定一般不超過20%,所以就讀私營學校的大多心中有數,海外升學應是他們原先設計的升學階梯,否則他們不會(也不應)輕易放棄中文學習。

當然不同科系在爭逐人才上其特殊情況,20%非聨招比例也不是金科玉律。但這個數字如何演繹,由於牽涉了複雜而影響深遠的社會運作,自然也不應掉以輕心,或隨意擺佈。

莘莘學子寒窗苦讀,特別是處身低下階層者奮思猛進,冀望以教育來提升個人和家庭際遇,當然希望能面對一個比較公平和公開的社會,真能做到用知識改變命運。這個設想,如果面對的是一個機會日漸被蠶食的社會現實,將會是很可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