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有路卻回頭

18/3/2008

教學語言政策的微調,即使有關當局提出會有嚴謹而客觀準則和監察機制,並要具有透明度,但無疑都不足以掩蓋母語教學政策壽終正寢這個現實。

屈指一算,十一年來的母語教學政策,發展到今天,出現了三個轉折。最初是1997年《教學語言強力指引》不果而分流,其次是2005年由《檢討中學教學語言報告》而帶出的上落車機制,現在是完全模糊了英中和中中的界線。政策發展是過山車,我不想用游移不定來形容,只能慨嘆是擇善不(能)固執。

或許社會壓力是大的,幾個教學團體,加上此起彼落的反對聲音。但當中有多少是原則性的探討,還是只是盲目的屈從?

雙輸?

據說,面對升中人數劇減,維持舊有語言政策將導致英中和中中「雙輸」。英中未必能收取足夠的85%能用英語學習的學生,有被迫轉中之虞;中中未必能收取足夠學生,有被迫殺校之虞。模糊英中和中中的界線,使英中能繼續成為英中,中中能成為疑似英中,家長便能從心所欲。是嗎?就學人數不會因應教學語言政策微調而增加。如果政策不變,收不夠生員要殺校還是要殺的。中中或因宣傳得宜而多派幾個學生,但無論如何卻沒足夠能力撬英中的壁壘。生員歸邊,其實更加重貧富不均的力度,教育界所面臨的嚴重威脅是沒得減除的。

至於提升英語水平,更不知從何說起。難道中中選擇一些科目組別、一些班級改用英語就能迴狂瀾於既倒?語文水平下降,在資訊傳播方式改變的現代,舉世皆然,不以香港為獨甚。青少年看花花綠綠的圖像網頁多過看文字媒介,和朋友寫blog 玩ICQ多過閱讀文學名著,語文能力如何提升?但使一些被界定為不應用英語學習的學生轉用英語,學習生態不受影響是很難成立的。

母語教學是學習理念問題

母語教學是一個學習理念問題,不是一個向不向現實妥協問題。改變一種傳統積習,是要有高瞻的目光和堅定的意志。香港教學質素的改善,契機是出現了的。你能符合成為英中的三條件,你便繼續去維持英語教學。愈多英中轉為中中,母語學習的成果愈能彰顯。再過幾年,高中學校會宣揚的不是英語科成績的提升,而是整體學科成績的提升、是「入U率」的提升。學習語言枷鎖的解除,學習生態也有撥亂反正之機。現在不要指望這些了,學習過程走回過去錙銖必較的老途,學習重載百上加斤,學生,也包括老師,要有心理準備再受嚴苛的歷鍊。

案頭一本《檢討中學教學語言報告》,錚錚理念(當時的)、具體指令(可隨時消失約束力的)和精密數據(只供參考的),轉眼間變成可回收廢紙一疊,也變成了強政勵治的特區管治的搞笑版。學校也要設計究竟勉強用英語教數學、教科學可以取悅家長,還是強行用英語教歷史、教經濟有可能葬送學生升學前途。Banner製作公司也可預期多接生意,「本校XX科轉用英語」的製成品不日可在學校外牆飄揚。但無疑大多數的成年人都是可以利益均沾的,因為學校「講一套」的同時,可以有「做一套」的合理期望;羊頭和狗肉,可以像英中和中中的標籤一樣模糊。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