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資,走的還是哪條路

6/5/2017

1991年政府開始推行學校直接資助計劃(Direct Subsidy Scheme),目標是促進優質私立學校發展,鼓勵為學生提供官立及資助學校以外的選擇。

相對於官立及資助學校,直資有較高的自主權,可自訂課程、教學模式、收費及入學要求。政府後來提出的「一條龍」辦學模式,規定「結龍」的中小學須使用相同資助模式,令部份小學也轉為直資方式辦學。

應該是對此安排有較好的憧憬的。人們期望辦學模式的轉換,令學校自主權增加,讓學生成長涵蓋面較廣,也應容納較多有理想的辦學者,能擺脫傳統窒礙自由學習的桎梏,為教育添上新風氣。而「一條龍」的直升制,也令小學生升讀直屬中學有較大的保障,減少學習的壓力。

可是,隨著1998年頒行的《中學教學語言指引》,硬性規定學生英語能力未能達標的學校,不能繼續以英語授課。由是,辦學自主權云云,卻很直接牽扯到英語教學上。由於直資可以不受規限成為英中,因而直資學校大都以英語教學作招徠;而小學派位未能登上英中列車的,付點學費,讀英中也非全不可能。

這種微妙的學習安排,本來人人都知,卻很少直接說出口。但最近香港華仁書院考慮轉直資,卻把情況說得很具體。該校校長指和華仁小學結龍,由於適齡學童及班級人數減少,直接導致港華取錄更多第二組別學生,校方需花更多資源處理學習差異。(說法被華小否認,但這已是問題的另一面了)。

其次,英中需要在近三年取錄不少於85%可用英文學習的學生組別,華仁校長擔心收生情況或長遠影響英中達標條件,強調學生不願見到學校不能維持作為英中。

華仁校長的憂慮,其實應該是已跳出資助而轉為直資的不少名校的原始憂慮。由於是直資,所以不受學生能用英語學習的數目拘束,成為英中;也由於是名校,所以能吸引一定數目的優質學生,因而確保學校水平不會下降。這是很划算的如意算盤,所以一直有名校轉直資,另一方面亦說明:能轉直資的都是名校。

本來人各有志,自然也是校各有志。可是原先一項對直資學校的主要期望——透過辦學自主及「一條龍」令學習壓力減低——應是很難達成了。

學校辦學,還是那個擇優而教的老套子。而且,千方百計保住了英中之名,自然也會千方百計令學校成績傑出,加強學習的催谷應是無可逃避的方法了。

所以來來去去,即使教育政策的制訂者,對教育實踐有多麼美好的幻想,但落實起來卻敵不過現實的需求,因而甚麼官立、津貼或直資,其實運作起來都沒有大分別,都一同在現實教育的泥淖中打滾,差別只是爭取最優、較優、還算優越之類的分際而已。教會辦學而熱衷轉直資,要收取(相對官津)高昂的學費,也會引起人們對學校是否仍向清貧學子提供優質教學的質疑。

但相對成績或學校「品牌」下滑的顧慮,即使頂級名校,也不能坐以待斃了。這是否就是習慣功利的香港教育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