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教學的「政治」背後

8/7/2008

極少人可以否認,教學語言政策推行至今,給人一種極其混亂的感覺。由過

往英中為主、中中為輔,到強制全面母語,到中英分流,到上落車機制的提出,到分班英語施教的建議,以至分科分流的反提法等,每一轉折,代表背後某一種政治考慮。值得注意的是:是政治考慮,不是教育考慮。

港英時代已考慮母語教學

不少人直覺,母語教學的提倡,應是香港主權回歸以後的事。但事實上,在港英治下的後期,母語教學政策已開始蘊釀。1982年港府邀請海外教育專家訪港,審視香港的教學現象,之後提交一個《國際教育顧問團報告書》,建議普及教育應全面採用母語施教。其實早在同年的3年前(1979年3月)港督麥理浩訪問中國,得知中國將於九七年恢復行使對香港主權。港英政府蘊釀逐步推行母語教學,和英國得知將會喪失對港主治權有沒有關係,要靠教育學者做些追蹤研究,看看能否得出一些有益世道人心的結論。但不管如何,把母語教學由意念提出到推行失敗的賬算在第一任特首董建華的頭上,是一頗不公平的做法。

一個國家收回一個地方的主權,在其土地上施行母語教學究竟有什麼錯,希望關心教學效益、關心國民教育、關心民族語文前途的教育學者、教育從業者在適當的時候多說幾句公道話。當然,香港人習慣少講「意識型態」,多講實際效益的。九七年香港特區政府推行母語教學政策,除了一些人判定為「取悅中央」之外,實際上是意識到以英語施教確不利學習。最近一篇文章,訪問過渡期前後的教育署長余黎青萍,指出「當年社會認為部份學校中英夾雜對學生學習不利,政府才進行諮詢……選擇令學生容易吸收的教學語言。」 

英語屏障確立定位

接下來的發展較多人了解,回歸以後特區政府頒布《教學語言強力指引》,受到強力反對,最後無疾而終,改由分流政策取代。分流無法解決「中英夾雜對學生學習不利」,學校堅持反對母語,是考量失去英語教學屏障會影響學校定位這一「政治」原因。

容許分流是否代表政府在母語教學政策上完全撤退?我看也未必。前教育統籌局局長王永平1998年3月在一個記者招待會上稱「母語教學政策今天不變,明天不變,以後也不會變」,即使在今日看來,也並非儘然是一句空話。

應該承認,政策或有轉折,其基調不改。純從事理探討,少數人覺得自己勝任,社會又有特定需求,讓一些人堅持用英語學習,成效如何,由「市場」決定,也不失為一折衝做法。但問題還是一樣:政治而非教育因素牽涉太多了。其一、英中招攬絕大部份優秀學生,只要學校定位確立,可以「擇優而教」,多少和公平原則有些背馳。其二、英中也未能完全貫徹英語施教。現行制度,85%能用英語學習便開班,意味15%趕不上英文程度。學習差異如何解決?老師用英文解不明,自然會摻雜中文解釋,以確保「教學效益」。至於課堂內外要求學生全用英語思考以至交流,能否做到,大伙兒是心知肚明的。近年英中極力爭取高中通識科用中文講授,理由是英文施教會影響高階思維能力,正正隱透英語學習的局限性。學校考量定位標籤多過考量教學效益,是母語政策無由確立的一個原因。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