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不光要來「看」還要來「用」

10/12/2018

剛過去的DSE中文科考卷新增了12篇範文,考了一些題目。其中《出師表》一文要考生解釋「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的「否」字。評卷報告的總結是:「表現欠佳。只有少數考生明白此為動詞,與『臧』字對舉;也可能因為『陟罰』、『臧』字較深,考生較難藉此推敲,也反映考生對文本的理解不足。」

網上有些語文群組不同意「否」為動詞,認為「陟罰臧否」是動賓結構,意即「賞罰善惡」(即賞善罰惡),在這裡「臧」、「否」二字均為名詞。又引《辭海》對「臧否」一詞的解釋,據《詩經》及《左傳》皆指出其本義是「善惡、得失」,「善惡、得失」是形容詞或名詞,和《晉書・阮籍傳》「(籍)口不臧否人物」一句,「臧否」作動詞用是不同的情況。

這類對古代語文的「學術討論」,對中學考生來說或許是深了一些,因為12篇範文所考內容,佔整個中文卷只有大約6-7分,提問要提得極淺,或只能側重一些字詞的解釋運用之類。在這情況下,要學生重視,把範文從最根本的古代語言學習入手,特別是疏理文詞,認真研究字詞的歷史發展和古人的寫作習慣,便感有些扞格。

12篇範文,我想是給人「看」的多。「看」什麼?新課程中文科本來取消了範文學習,側重語文的應用,就是所謂的「能力導向」。只是實施以來,教學界劣評如潮,重設範文之聲不絕。有關當局順應「民意」,就有這類重設範文的設計。但12篇文章,重量非輕,放在卷一甲部「指定閱讀篇章」中提問,佔分極少,從一開始就顯得非驢非馬。考生不儍,處理範文大體都採蜻蜓點水方式,有的甚至老早就放棄這部份,因為讀了拿6、7分,不讀靠考天才或許也有3、4分。未來日子,像「陟罰臧否」這類用法的爭拗會不少,但有興趣的大概會是擬題、改卷的雙方,學生或許會覺得「咁濕碎,拗嚟做乜」?

從前學範文,教師精教,學生精研,因為佔分多,是考試成功的關鍵。教學雙方都認真處理,文言篇章會由疏解文詞入手,了解作意和內容,精細考究寫作技巧,當然少不了的是去探究作者靠文章傳遞什麼人生訊息。文言篇章都會熟誦,漸漸聲入心通,認同作者看法的,慢慢也會成為讀者的人生體會。這類過程以往稱為「情意導向」。

像《出師表》中,認識「陟罰臧否」的含義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一位原先只有「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初心的智者,在受賞識以後所表現的忠貞不二的高尚人格,從而體會忠誠的可貴。又如《始得西山宴遊記》中,出題或喜歡考考學生是否懂得「岈然窪然,若垤若穴」的含義,但更不應略過的,是了解作者在被貶謫而心存恐懼的同時,因發現一個自然美景,而體會了「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的精神解脫,指導了生活的真確路向。其他10篇範文,總有主題上的側重點,

對這些內容的分析和深究,透過文學遺產揭示一些生活認知路向,都應是「用」的範疇,但恐怕學童課業之重,花時間吸收經典範文的優點也會很奢侈了。

文言文如果只是給人「看」,聊備一格,佔分少而至可有可無,存在只為敷衍反對者的訴求,那倒不如完全放棄來得徹底。中文考卷不牽涉文言內容可以嗎?也不是不可以的,例如最初設計的「能力導向」,閱讀理解、寫作、綜合能力運用、以至聆聽和口語溝通等,用的都是現代漢語,最大問題是學生平時不學文言,卻要出文言篇章作閱讀理解考材,才做成了「死亡之卷」的後遺。假設當初閱讀理解全考白話文,學界批評之聲也許不會這樣激烈,也未必會有12篇範文這些疊床架屋出現,當然更不會有些「濕碎」的評卷爭拗了。

香港學生不學文言文,側重白話,貫徹「能力導向」的應用要求,也不是什麼地塌天崩的事情,就正如學習英語不用了解莎士比亞一樣。不過如果你覺得中國文化淵遠流長,古典智慧不少能啟迪現代,何況優美篇章也都會是心靈教育的好媒體,哪回復過去由初中至會考,都有若干質量都合理分配的文言篇章考核就是了。重古未必一定輕今,說「情意導向」會妨害「能力導向」的發展,我不相信,就正如以前的中文水準不會低於現今的,就是很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