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2013
最近北區幼稚園發生排隊風潮,教育局長最初指幼稚園學額足夠,家長不用太過擔心。如果純從數字的供求來說,這說法不是無理,但如考慮地區因素,說法便站不住腳。
香港教育問題叢生,其實何止地區因素,一切學位都不等值,才是問題的癥結。你說中小學位不足夠嗎?但中小學各為成績競逐,造成學習的重擔,扭曲教育實踐,就因不同學校有不同的「值」。有名校非名校,即使名校也有頂級次級之分。中學是否優劣,要看是英中還是中中。即使同是英中,又有分是全英中還是有開中文班的英中。當然中中也有band 2、band 3之別。把這量尺放在學校名單之上,自然會排出先後次序。家長都為子女學業綢繆,求學的方向是向上移,所以即使是學校轉直資,也產生了影響學生向上流動機會的爭議。
學校分等級名次,正如人類分財富地位不等而有差別一樣,原本無可避免。但教育牽涉全民利益,尤其和學童的成長有關,所以把學校各自的「值」擴大還是縮小,不能不說是重要事情。尤其現今香港學校,公營佔主流,就對全民有較均衡利益分配看,尤應盡可能消弭太嚴重的落差,譲學校競逐的意味減少,使教育回歸本義。
可惜的是,近年的教育政策,對此一分化的預估不單止不足,還在政策的推動過程中把縫隙愈拉愈遠。
北區幼稚園爭位產生混亂,就源於對地區的不同的「值」處理輕率。其實這種輕率或不顧後果,又何止這次混亂的單一事例?
翻看近年重要的教育政策,如果是用以上一把量尺(是否擴大學校不同等值)來量度,可見問題是愈見深重的。比如早幾年的「教學語言微調方案」,把學校分化,每間學校都往前競逐。學校加強補課,提高學習壓力,校園成為一個比試場地,教師學生精神損耗過大,都是受害於這個方案。
又如「優化班級結構方案」,其實就是減班,但名校差校一律減,令受歡迎的學額更難求。家長唯有加強學童的學習催谷,學生在小學已嚐盡一切學習煎熬。學校積累一大批冗員,造成新教師就業困難。學校過去有常額合約不同的教師等級,現在同為合格教師,常額合約並不等值。最近更新創「常額合約教師」名目,即以合約教師填補常額空缺,以「照顧」教學冗員的「利益」。合約教師為求生計,擔當超額工作,也甘願被勞役以求保住教職(那管是短期的)。教師的「努力」,最後當然又由學生來「承受」了。
教育局的決策官員,是否知道每一政策的後遺症?我是很懷疑的。此無他,他們都非教育學者,也遠離教育前線,做政策都以實用為目的。加上局長幾年一任,爭取任內風平浪靜,拆除眼前的「炸彈」,總好過做利於長遠教育發展卻不利個人仕途的事。
這麼看來,香港的教育不就很悲觀嗎?的確是很悲觀的。不信,看看國際學校其門如市,家長負擔鉅額學費雜費,兼冒子女將來不懂中文難以在大中華區「搵食」的風險,都要努力向上鑽。接受教育本來是納稅人的福利,唉,不去說了,那一個負責任的家長願意看到子女終日愁眉苦臉,被功課測考煎熬?跨不進這個門檻的又當別論,唯有在有限的資源中來個你爭我奪。香港教育的結,是解不了,還是不用解?看看政策是鼓勵還是消除學校「值」的差異就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