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附屬咭」到「附屬會員」

10/10/2009 

教學語言政策微調之後,理論上學校再無英文中學和中文中學之別。過去中學聯會中,(屬性上)壁壘分明的可說是英文中學聯會和中文中學聯會。最近英文中學聯會修改會章,容許微調後能於某一級別開辦全級英文班的中文中學,及以後因「落車」而「降格」的學校成為附屬會員。

以上的描述,是筆者抄錄某報章的報道的,其中「附屬」和「降格」兩個詞語更加可圈可點。有這兩個詞語的規限,很明顯意識上英文中學聯會是高人一等的。為什麼「高」?估計是因學生的品流而及於學校的品流的延續吧。英文中學吸納優質學生,學習水平較高,公開考試的成績超卓。這些學校家長爭相寄望子女入讀,學校也絕無殺校之虞,這是它們所「高」之處。但學生不等同學校,學校不等同學校聯會。學生高一等,推衍出來導致學校高一等,最後導致學校聯會高一等,這就不免使人頗感納罕了。

「附屬會員」,是欲成為正式會員而不可得的成員,或是想成為正式會員之前的過渡性會員,就正如信用咭有正式咭,也有附屬咭。正式咭主是咭的申請人,通過批核條件而獲發咭。為方便家人、朋友、情侶以至「二奶」都同享用咭之便,所以得咭主同意,多配給一附屬咭,使用的權利一致,但負擔的責任卻不同。附屬咭主「使大了」,正式咭主還得負其責。但我想這情況真的發生,正式咭主是無悔無咎的,這是一種權力的象徵。學校聯會而想成為附屬會員,目的是想一沾正式會員的光,正式會員的尊貴性也有所提升,箇中的階級性隱然浮現。但正式會員有什麼責任,卻完全談不上的。從這些角度比較,學校聯會和信用咭可說同中有異、異中有同了。

這不禁使人思考:政府推行新的教學語言政策的目的,是期望學校因應各有的特殊情況,採用適合學生的教學語言政策,不論是英中、部份班別或科目是英文施教,抑或純中中,目的是要泯除英中和中中之別,去除標籤效應,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所得益。這構想能否達成,在未正式推行前不能預估,但追求津貼學校的平等性、抗拒學校的嚴格分流的意願還是頗清晰的。這從教育局堅持學校不應披露學校有多少班採用英語教學的要求可見一斑。現在純英語教學的學校可參與英文中學聯會,一級用英語教學的學校可成為附屬會員,學校的名單恐怕可在聯會的名冊上查閱,這無疑變相成了「曲線披露」,和教育局的原意大相逕庭。

接受資助的學校是否認同教育局的模糊教學語言政策、消除英中和中中界線的構想適隨尊便,但在不(或不能)公然反對的情況下,卻帶頭搞山頭、搞分化,是頗為「肉酸」的事情。

建議並落實聯會修章的人,當然是看清了教育界有一股渴望成為(或一沾)英文中學成員(哪怕只是「附屬」)的需求。但堂堂一間獨立自主的中學,為何卻甘願成為別人的附屬,這心理狀態當然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但事情的最應有的顯像不是甚麼聯會的會員,或附屬於甚麼聯會的「附屬會員」數目的增減,而是教育原是動機單純的作育英才事業,甚麼性質的學校(何況全屬政府資助)都應有其平等地位及均衡發展的機會。但教育實踐落到一班功利意識嚴重超標的教育執行者的手中,連一個名稱都這樣計較,不知是否教育之福了。歸根究柢,學校並不是一張信用咭。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