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向上流動靠甚麼?

26/6/2013

有著名中學擬轉直資,反對者的理由,其中一項是影響學生向上流動的機會。道理的根據是:名校如果仍是官津學校,學生主要靠派位入讀,在區內家境清貧的可以透過成績入讀這些學校,如順利升上大學,特別是挾有名校畢業的銜頭,能找到好職位,可以改善個人及家庭經濟環境,逐漸令階級向上流動。

這個理論的假設就是:清貧學生仍有機會入讀頂級名校,而這協助其階級向上流動,如名校轉直資,礙於經濟環境無法入讀,變相影響其向上流動的機會。

這種說法是頗堪質疑的。沒有傳統名校,成績優異的學生亦可進入地區新晉名校,絕不影響升學的機會。即使被社會界定是中文中學的,也不代表全部學生不能升讀大學。事實上,辦學成績優良的中中,升大的學生比例較未實行高中學制前還要高,相反個別頂級名校入大學率不增反減,說明名校的光環已逐漸褪色。

頂級名校轉直資,其中一項因素是辦學成績逐漸退步,最顯著例子是:這些學校過去靠派位及自行收生收納成績絕佳的學生,但入大學比率卻沒有得到相對合理的比例。這些學校其實很怕派位學生水平下降,要被迫採用中文教學(即使只是一班)。所以聖士提反女校校長警告如不轉直資,可能要「像中中咁用中文教學」。收生水平下降,就代表教學效能下降。

頂級名校自信藉著傳統名氣,可以吸納相當數量優質學生,但卻能得到行政和經濟上的自由度,兼毋須用中文教學,所以傾向轉直資。但這些設想付諸實行,卻不是教學效能提升(或保持優越)的絕對保證。

時代是進步的,還抱著某種特權思想來帶領生活,未必適合時代發展的步伐。渴望入讀名校,是希望名校的招牌能在升學、就業及人際關係的聯繫上得到獨特的方便,或自我感覺良好,這是一種擁抱特別權利的思想。在小群體中有這種思想,是小群體的落伍,如放在大群體中,渴望仍然有效,是這個大群體的落伍。

一個社會需要的是真正的人才,而不是鍍上一層金糠,內裡卻是空蕩蕩的假人才。

當然傳統名校(那管是否已轉直資)畢業的,還有相當數量的真人才,但卻不代表完全是這類人物。不是傳統名校畢業的,也不代全無作為。所以如果說,名校轉直資,就窒礙學童階級上流的機會,即是說名校頭銜——而非真才實學——是唯一協助階級上流的憑藉,這是不是真確的見解?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