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0/2018
歷史每每循環往復。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簡稱聯招)於1990年設立,通過這個機制,每年中學公開試考生能夠同時報讀全港各間院校的資助學位課程。沒有聯招之前,各大學自行收生,各有不同收生策略。那個年代,不同大學的科系收錄學生,既以公開試成績為據,但很多會設面試,參考考生其他方面的表現。面試當然考核學生對所選學系的認識和看法,但考生背景資料公開,始終多了一重主觀因素,比如名校生可能較獲青睞。聯招則以學生的成績為主,考生以公開試總分定排名,報讀不同科系,各按成績要求入學。沒有名校撐腰,或課餘沒有特殊體藝以及其他表現的,都不影響升學。勤奮認真的學生,靠自己能力享受著一段長時間的相對公平。
一種意見認為,我們的世界不斷在變,教育也要學生擁有廣闊的知識、全面的素養和正確的價值觀,那大學收生時就必須考慮學生整個人的學習經歷,而非狹窄的只以單一考試成績作指標。院校收生時應更多地參考各種能夠反映學生全人發展的證據,以及中學校長的推薦,並提供面試的機會。要看學生的其他經歷,包括社會服務、音樂、運動、辯論、學生組織等成就。
面對新時代發展,這種意見當然很有參考價值。但香港教育制度特殊,大學學位少,參與競逐的中學生人數多,成績要求高便成了不能改變的現象。一個有志升讀大學的中學生,要在公開試拿到極高的成績,否則升學無望。理論上,考好公開試,必須經過艱苦學習,能力稍低的,更要不停操練。基層學生黃卷青燈,夙夜匪懈,為的是爭取人生可能是唯一的階級轉移的機會。
爭取公開試好成績,是最具保證,也最簡單明瞭的。即使大學收生改變規則,將會參考學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現,說實在的,學額少,學生仍不會放棄操練,否則升讀大學的基本分數不達標,即使其他方面表現超卓,也會被剔除於考慮範圍之外。一個學生設計個人的生涯規劃,讀好書之外,行有餘力,可關顧社會服務、音樂、運動、辯論、學生組織等。能力不及,或家庭財力不足,放棄課外活動,是很易理解的。
現在大學的競逐,除了參加本地所舉辦的DSE之外,近年一些考IB、GCSE等學生,基於不同因素,也多報讀香港的大學。過去,教育局希望能維持聯招和非聯招80%和20%的比例,主要還是關注本地學生的升學前途。但8與2之比不是金科玉律,近年一些「神科」已逐漸遠離這個比例,令參加本地公開試學生競爭加劇。
假設大學收生如一些人建議般應多參考考生其他方面的表現,很有可能課程壓力相對較小的IB和GCSE考生會較佔優勢。何況要學生在課餘參加較多的體藝和其他活動,或者能夠多離開香港到世界各地見識,建立較廣闊的世界觀,家境富裕的也會稍佔優勢,這無疑會打擊基層學生的機會。
要大學收生能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需求,收生標準不只重視成績,還要參考其他表現;也不會大幅改動聯招非聯招的8和2之比,讓本地學生仍有優先升學之途,最理想的方法無疑是擴充資助大學的學位。學位數目如果有一較合理的比例,例如由目前的18%,擴充10個8個百分比,達到較接近先進地區的水平,公開試競爭性較前改善,學生也不會太倚重一次公開試的成績。讀書壓力減少,你要他們平日不埋首操練,多作其他方面的發展,多認識日新月異的社會要求,才有一較寬闊的空間。大學學位增加,即使聯招非聯招8和2之比維持,透過非聯招入學學生數目也可增加,同樣能收取不同能力和不同理想的學生。
這或許是最能對準焦點,而非漫無目的對學生提高要求的做法。增加資助大學學位,涉及大額經費的運用。錢從何來?看看近年香港基建頻繁,鐵路、跨海大橋、以至人工大島的建議等,所動用的都是為數百億以至千億計,為的無疑是香港未來的發展所需。教育經費所增的,和這些比較都只是小數目,但教育何嘗不是另類基建?大學生在質和量上都有提升,能較適合未來發展所需,不也是為香港做著最好的基建工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