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升大比率即時增長民望和改善教育生態

20/8/2013

自實行新高中學制後,中學的升大比率,是鑑定學校辦學成效的一項重要數據。香港現時的升大(按指資助學位)比率是18%,若以英中學生佔全部學生約25%的粗略估計,即是說英中學生向隅大學的數字也不低,遑論水平較差的中中學生了。這確是一個很嚴峻的挑戰。

不少頂級名校,在新高中學制下,升大學比率嚴重下降,理由是失去了過去高級程度會考的過渡,辦學效能概以一次考試見真章。解決之道,除非轉辦直資,重新掌控新生的篩選,否則便只有加強教學的施壓。此所以近年學校對教學的要求加大,師生同處於一教與學的熱鍋中。近年學校已減少暑假的日數,有些有連續兩星期的假期已像是皇恩大赦。平日學習生涯中,課餘補課更是家常便飯,一些學校更連午膳時間也不放過,因為大家都知道,搞不好成績,面臨殺校的學校處境更艱難,一般學校排位會下降,不能吸納較優質學生,有些英中會變成中中。

是不是放寬升大比率,就能把教學的施壓完全減少?雖然效果未必立竿見影,但最少心理負擔會有一定的舒緩。

就以現時的18%來計算,設若放寬到25%,即時有約四千學生受惠,何況這四千人,若以學業成績計,能獲DSE的十七、十八分,根本就完全值得一個大學學位。

或者會問:增加學位,錢從何來?這便要考驗政府整體的財政配套了。但即使簡單到在香港的「教育系統」中,是不是缺錢到了沒法子籌劃的地步?我是看不出的。例子?去年不是每間學校獲分配五十多萬的推動德育及國民教育撥款嗎?這筆錢在課程受社會人士反對、沒法子開辦下,還沒有收回。又例如有些外國名校可以用極廉地價在港開辦課程,但學費卻頗驚人,收益全歸校方。政府慷市民之慨,但卻剝奪港人接受高等教育機會。至於在整個教育架構內精簡編制和節省開支,相信還有不小資源籌集空間。做與不做,或怎樣做,純看你怎樣看待其迫切性。

香港社會面臨很嚴峻的政治挑戰,特區政府民望長期偏低。在政治上,過速推動民主發展會引來中央反對;在經濟上,打擊樓價會打擊經濟,也會引發投資意欲下降的連鎖反應。只有在教育上加重投資,爭論性最小,對未來社會發展有一定貢獻。而且讓更多年青人得到接受高等教育機會,家長對子女升學前途的壓力減低,爭逐名校付出心力也相應減少。而更重要的,把日漸劣質化的教育處境改善,能即時減低社會(尤其雙失青年)怨氣,變相增強支持度和凝聚力,對政府民望的增長有一定幫助。相較房屋政策,誰說教育政策不應該是重中之重?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