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癖

22/8/2006

應屆會考生陳易希被香港科技大學破格取錄,很多人都好奇陳同學在會考會取得多少分。早前,網上流傳他會考只得三分,引起不少「網民」非議,認為這個分數都能升大學,對其他合資格考生不公平云云。不知是出於護生心切還是其他原因,陳同學就讀的中學鄭重闢謠,指他得到的有雙位數字的分數。

三分還是雙位數字的分數有多重要?科技大學破格取錄,看重的是陳同學的科研成就和他的創意潛質,並不是他的會考分數。我想大學選擇在會考放榜前約一個月宣佈取錄,用意就是想越過會考成績以數字量人的壓力,以杜悠悠之口。偏偏就有人喜歡挑骨頭、翻新賬,也許就是功利的香港社會必有之事了。

分數磨人

每年八月上旬,一個分數就會牽動學界師生及家長之心。拿得十四分的,可以奔走相告,直升中六;分數低的,天愁地慘,彷彿世界末日。報章連篇累牘,宣揚「十優狀元」,新老名校,競誇摘魁數目。當中有多少新晉精英,學科成績的獲取,是源自對知識學問的真切熱誠,還是透過艱苦催谷,而得「鴨霸」之譽,大概沒有多少人會加聞問了。

是不是健康現象,不同人有不同價值判斷。但終究十四分不是一個神聖不可侵犯的數字,是殖民地社會限制大學生數目而在升讀預科的門檻上所鋪設的一度欄柵,演化出來就成了學宦進退之間的一條分水線,也成為個人尊嚴崇卑評鑑的有效憑藉。多少冷眼和熱諷,就給目光如豆的人們可怕地營造出來了。

豁達的人相信,一次考試的成敗,只是人生漫漫長路的一個小點綴,高分固可喜,低分卻不足悲。社會上總有不少會考成績平庸卻能創造不同層次成就的人。相反又有多少「十優狀元」最後能成功出類拔萃,對人類社會造出偉大貢獻,而不辜負其早熟的「才華」?

分數成為烙印

當然最「難頂」的是一個會考分數,成了人生不可或缺的烙印。「六分會考生苦學成材」、「四分會考生最後能圓大學夢」、「零分會考生靠個人努力創出事業成績」,諸如此類的描述,勵志是夠勵志的,但分數,似乎成了遺傳基因的一部份,成為一個人立身處世不被磨滅的印記。真要這樣著緊,「陳易希星」似乎也應改名「三分(或十分,待核實)會考生陳易希星」了。

時代不同了,香港學制和過去的不能說沒有很大的分野。過去會考難關仆倒,能翻身的機會不多,現在卻有不同途徑讓考試失敗者重新鋪設出身的道路。只是能伴隨時代的發展對人生價值有適當思維的人不多。殖民社會刻意用不同方式和標準去刪削、裁滅人才,使民智不能恰如其分的釋放,方便有效管治。但新時代教育的開放,又有多少人能心悅誠服的去珍惜,願意花時間和耐性接受人們用不斷努力去實踐個人理想?

一個染有分數癖的社會,用最簡鍊最機械化的操作方式去判斷人,而且提早到對一個十來歲的少年來一個未蓋棺的論斷,不管是出於崇敬還是鄙蔑,或許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