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2005
「母語教學失敗」。在公開試放榜的月份,總會聽到近似的論斷。從語意邏輯來說,這句說話是有問題的,就正如說:「肚餓要進食—失敗」、「天寒要加衣—失敗」一樣不合常理。用母語教學(香港是大部份在初中以前),天經地義的事情,為何會有成功失敗的分際?事緣:早前高考放榜,考生是第一年廣泛實施母語教學的學生,由於英文科的及格率有較大的跌幅,因而論斷:「母語教學失敗」。有個別中中由於及時在中四「轉台」,改用英語教學,能保住學生的及格率,因而論斷:「母語教學失敗」。個別考生獲得不俗的成績,英語學習信心增強,自信能啣接大學的英語教學,因而論斷:「母語教學失敗」。
教育成敗由英語判斷
一系列的「理據」,使人的腦筋含混了,幾時我們的教育成效,就由一個外語科目的成敗給牽制了,而成為一種事物判斷的潮流,甚至給引申作為政策的制訂(或修改)的理據了。
香港也許是世界上唯一還須爭論教學語言的地方。大概一個反智旳社會,最需要一種含糊的思考邏輯,用著掩人耳目的論辯方式,去為預設目標的結論去增添保障的力量。
需要釐清的是:「母語教學」的終極目的,不是去保證英語學習的能力不被削弱,而是切實地希望學童用他們最熟習的語言增強學習的成效,得到學習的樂趣。用母語教學會否影響英語學習?當然會,但想到學童較能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較能從學習內容的討論中擴闊知識領域,增強自信、較能善用餘暇,發展不同的生活技能和興趣,這就是「母語教學成功」。假使有人採用這把標尺量度成效,一小點(英語學習的)「犧牲」,如果有,便顯得微不足道了。
「讀大學要用英文,啣接不上,影響升學前途,因而要及早施行英語教學,以增強學生的競爭能力」——另一看似錚錚的理據。但大學是知識傳遞的地方,傳遞知識是否非英語不行,我不敢妄下論斷。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先考察非英語地區的大學如何運作,看看他們的人才是如何給培育出來的。何況,「應用的英語」不等同「哲學的英語」、「文學的英語」,溝通媒介而已,也不是甚麼艱深的智慧。
多少人需要高水平的英語?
假如香港的班級制度像一個金字塔,我們大概可看看多少考生需要高深水平的英語技能才能確立出路。香港每年中學會考生數約十一、十二萬,能升讀預科的有二至三萬,其中一半獲得大學學位。香港的大學生,對比完成中學學生的比率,是較先進地區嚴重偏低的約百分之九。果若大學英語啣接論成立,那就是說為了百分之九的小群,下意識地要百分之九十一的大群戕削遷就,採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背負語文重枷走完成長學習之路,「教育界」還侃侃論其成功的經驗、機靈的應對,無論如何不是一個妥帖的現象。
一個殖民地的幽靈長期在香港的土地上盤旋。殖民管治者在教育的範疇上,以艱深的課程為基,用學生不怎麼擅長的學習語言去約束他們發展獨立思考的機會,使學生的精力長期消蝕在沉重的學習重載中,使人們不自覺地受到馴服。百多年的殖民管治,誕生出不少唯利是尚、欠缺生活情趣品味、識見偏狹、缺乏創新思維能力的學習者,用英語作為利誘,為工商專業界累積相當數量的「人才」。
「母語教學失敗」,論斷成立的大前提或許就是:教育事業的失敗、邏輯思考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