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糉子紀念詩人

過幾天就是端午節。端午節最易使人聯想到糉子、龍舟、屈原。這個排名,重要性是分先後的。

傳說屈原在五月初五抱石投身汨羅江自殺,糉子、龍舟是百姓為保護屈原屍體而想出的念頭。這些都是很美好幻設。古代資訊不通,「百姓」又怎會(或怎會上心)知道上層階級一個文化修養極佳的人的行止?而且五月五日投江,史書不載,這個日期也和另一楚國名人伍子胥的忌日鬧雙胞,想也是民間杜撰。

反為糉子這一食製卻萬古流芳。我身居海外,其實一年365日都能買到,而且品類繁多,鹹甜皆備,臨近端午,食肆更大事宣傳,以增銷量,實不需借用屈原「過橋」。

但屈原這愛國詩人形象卻始終開端於童年回憶。但屈原怎樣「愛國」,他有什麼「詩」,卻又未必人人都知。其實屈原只不過是一個失敗的政治人,他的政治主張(聯齊拒秦)不被採納,一生更兩度遭流放,可說死不瞑目。

但無疑他是偉大詩人。司馬遷說其《離騷》「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屈原列傳》),李白也說「屈平辭賦懸日月」(《江上吟》),是歷史所不能磨滅了。

現今的人,能背誦一兩句《離騷》已屬罕有,其他篇章所知也不會太多。好在舊高考課程中國文學科有選屈原《涉江》,修讀過的學生也許比較幸運(?),能在腦海中殘存一些記憶,此外就如煙消雲散了。

文化,尤其古舊詩篇,是頗為虛無飄緲的。常言道「民以食為天」,此言不虛。臨近端午,多吃幾個糉子,也許更為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