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古詩十九首.其六.節錄》)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古詩十九首.其九.節錄》)
以上兩段節選,有其共通性。都是留在家中的女子(不管未婚或已婚),看到家中或附近地方植物(芙蓉、綠葉盛放的奇樹和花朵)的美好,即時思念遠方的愛人,不惜勞苦(涉江、攀條),把植物採摘,遙寄思念。
另一共通性是:野外的花朵作為禮物,不是值錢的東西,但卻浸透著愛情。而且美好的東西,直接的感受不是據為己有,而是寄望與愛人分享,縱使知道意中人一定不會收到,甚至不會知道有這麼一件事。
人類感情的善良、純真和美好,就在這一個瞬息之間的思念和行為中表現出來,勝過千言萬語了。
想到現代人的送花,特別是情人節那些的:在網上花店選購、花指定要豔紅的玫瑰,最好是「好意頭」的99朵、網上過賬付款、知會收「貨」人姓名和地址,在情人節當天準時送達。送花人大概連花是怎樣的也沒看過,總之是送出了,簡單、省時和方便。
人類感情的表達,古今相比,何者較優雅、較真摯、較深情,不是很清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