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不單致用還是文化載體

主張多學習文言文,很多時側重其文字的特性。例如說文言文簡練,寫起來不拖泥帶水;冗長的說話囉囉唆唆,說起來沒完沒了,文言文卻可幫助口語精確;文言文可以啟發學童的美感,提升文化修養,培養優良品性;掌握文言文基本能力,能享受文字的樂趣等。

這些說法當然是正確的,但卻太著重文言文致用的目的,可以說是了解文化很表層的東西。文言文有其深層的含義,因為它是承傳文化的載體。

最近台灣討論國文科新課程綱要,現行高中國文科文言文比例為45%到65%,文言文核心選文為30篇,修改草案建議把比例調整為45%到55%,核心選文也調整為20篇。

這個減少建議引來爭論。台灣著名詩人余光中接受訪問時表示,文言文非常重要,因為它是幾千年中華文化的載體,延續幾千年的思想。「如果把它拋掉不用,我們就會變成沒有記憶的民族。」

說文化承傳,當然得有適當的橋樑。語言文字是承傳文化的橋樑。語言說過,隨風即逝,真正的文化還得由文字來傳遞思想。中國經歷幾千年的文化歷史,文字經過幾千年的流傳,時代愈古,後人愈覺艱深。今日我們所認為難讀的文字,其實在它們出現的時代,卻是當時的「口語」。語言不斷轉變,累積的文化沉澱就愈深厚。如果因為文字艱深就採取一種抗拒以至放棄的態度,無疑把文化積累也一概否定了,人類生活不期然會出現斷層。

古舊的東西不一定全部都好,甚至還肯定會有很多糟粕,但一概否定,無疑也會把其重要和優美的成份一概棄絕。余光中所說的「沒有記憶」,認真來說應是「沒有了良好和優美的記憶」。

當然台灣社會討論傳統文化的問題,還會牽涉一層政治因素。分離思想、「去中國化」如果激烈,自然會檢討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接受的程度。但認為愈少接觸中華文化,特別是古舊的中華文化,愈能彰顯台灣的獨特性,為其政治自主帶來積極的意義,這看法其實相當膚淺。文化是存在的東西,不是你不想看,它就不存在,或用你認為合理的方式存在。任何文化,也不分國別區域,就是人類思想活動積存的珍貴遺產,當中只有優劣之分,沒有親疏之別。作為同一文化承傳脈絡的個體,需要的是求同存異的氣概,與及去蕪存菁的別擇,而非用意識形態來否定你不喜愛、或有利政治取向的東西。

現代人對文言文的成見或許不容易泯滅,例如指它是僵斃的語言、陳腐的思想載體、直面文明的障礙等。這些看法都是很片面的。古人在人類智慧和文明的開拓上,其實付出了很多思考和心力,當中容或因時代的局限而不和現代文明接軌,但其蓽路藍縷的開拓過程,其優秀的部份,沒理由不用包容和欣賞的角度來面對。至於語文的障礙,花多點時間和心思,問題也不是無法解決的。

認識文化,不宜牽涉太多政治概念,正如余光中指出,語文比任何政府都要長。政權生命很短,或一直更換輪替,但語文的價值卻是永久的。在我看來,真正用以傳遞文化的語文,也沒有過時不過時之分。正如鋼琴的發明,是很久以前的事。掌握鋼琴的演奏技巧,也是相當困難。如果這樣,是否就應完全摒絕鋼琴這種樂器?

台灣對文言文的課程改革,爭論的只是少量篇章的減少,但已很受社會關注,證明文化的根,還和本體連繫。相反幾年前開始,香港中文科公開考試卻把文言範文篇章完全刪除,改為「能力導向」,切斷(最少是削弱)傳統文化的聯繫,這才真叫人覺得粗率和不明所以。

17/9/2017